注意!春节喝酒远离这些
2023-01-21

春节假期,想必屏幕前的你少不了胡吃海喝,甚至少不了喝酒。但是振东商学院要提醒大家,春节喝酒千万别吃这些!

醒酒,解酒

一、为何服用抗生素期间不能喝酒?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在人体里会先分解成乙醛。乙醛是有毒性的物质,如果蓄积在体内,会出现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醉酒症状。

一个人的酒量好不好,和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的数量有直接关系。这种酶的数量多,能够快速将乙醛分解成乙酸,就不容易醉酒,反之,一个人喝一点酒就脸色发红,心跳加速,说明体内这种酶的数量很少。

而抗生素尤其是头孢类、甲硝唑类,会抑制肝醛脱氢酶的作用,阻断乙醛向乙酸进一步转化,引起乙醛在体内蓄积,引发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由于这种反应与服用戒酒药双硫仑的反应相似,所以被叫做双硫仑样反应。


二、这些药和酒同服很危险!

1、感冒药+酒=肝衰竭。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2、头孢类+酒=毒药。头孢类抗生素加酒就等于毒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先转化成乙醛,继而在酶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乙醛继续转化排出,乙醛积蓄过多可导致患者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视觉模糊、腹痛、腹泻、气急、出汗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心衰、心肌梗死、休克等严重症状。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3、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服用利血平、卡托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肼苯达嗪、地巴唑等降血压药期间,喝酒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出现低血压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引起头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与酒精合用也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

4、抗心绞痛药+酒=头痛、休克。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抗心绞痛药物,如果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5、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6、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在使用优降糖、降糖灵、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血糖药期间,不能同时饮酒,因为酒精具有增强这些药效的作用,两者相遇,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

7、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苯海拉明(如强太敏)、氯苯那敏(如扑尔敏)、赛更啶等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因此,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期间应忌酒,否则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在服药期间以及停药后的两周内都不要饮酒,还要注意避开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药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饮料等。


三、喝酒后,这个动作千万不要做

酒精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有些醉酒的人常常会抠喉咙,用手指刺激食道,引起反胃,将胃部的酒呕吐出来,以此来达到解酒的功效。但是抠喉咙解酒的危害:

1、伤胃:抠喉咙可以将胃中的酒排出体外,但过程却非常痛苦。人在剧烈呕吐时,会令腹内压急剧升高,也会导致胆汁的逆流,如果反复强迫自己呕吐的话,那么非常容易引起胃出血。

2、损伤食道:过烫的食物是会对食道产生伤害的,其实当我们呕吐的时候,我们的食道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抠喉咙时也会顺带着将胃酸吐出来,而胃酸的酸性非常强,呕吐的时候,胃酸就会腐蚀口腔黏膜,引起口腔黏膜的破损,从而损伤食道。长期用这个方法解酒会诱发食道癌。

3、伤肝:抠喉咙将胃中的酒呕吐出来,但是进入到人体血液的酒精并没有排出体外,也就是说,此时人体的醉酒症状得到适当的缓解,但是并没有完全醒酒。

注意!春节喝酒远离这些

春节假期,想必屏幕前的你少不了胡吃海喝,甚至少不了喝酒。但是振东商学院要提醒大家,春节喝酒千万别吃这些!

醒酒,解酒

一、为何服用抗生素期间不能喝酒?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在人体里会先分解成乙醛。乙醛是有毒性的物质,如果蓄积在体内,会出现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醉酒症状。

一个人的酒量好不好,和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的数量有直接关系。这种酶的数量多,能够快速将乙醛分解成乙酸,就不容易醉酒,反之,一个人喝一点酒就脸色发红,心跳加速,说明体内这种酶的数量很少。

而抗生素尤其是头孢类、甲硝唑类,会抑制肝醛脱氢酶的作用,阻断乙醛向乙酸进一步转化,引起乙醛在体内蓄积,引发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由于这种反应与服用戒酒药双硫仑的反应相似,所以被叫做双硫仑样反应。


二、这些药和酒同服很危险!

1、感冒药+酒=肝衰竭。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2、头孢类+酒=毒药。头孢类抗生素加酒就等于毒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先转化成乙醛,继而在酶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乙醛继续转化排出,乙醛积蓄过多可导致患者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视觉模糊、腹痛、腹泻、气急、出汗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心衰、心肌梗死、休克等严重症状。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3、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服用利血平、卡托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肼苯达嗪、地巴唑等降血压药期间,喝酒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出现低血压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引起头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与酒精合用也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

4、抗心绞痛药+酒=头痛、休克。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抗心绞痛药物,如果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5、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6、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在使用优降糖、降糖灵、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血糖药期间,不能同时饮酒,因为酒精具有增强这些药效的作用,两者相遇,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

7、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苯海拉明(如强太敏)、氯苯那敏(如扑尔敏)、赛更啶等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因此,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期间应忌酒,否则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在服药期间以及停药后的两周内都不要饮酒,还要注意避开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药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饮料等。


三、喝酒后,这个动作千万不要做

酒精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有些醉酒的人常常会抠喉咙,用手指刺激食道,引起反胃,将胃部的酒呕吐出来,以此来达到解酒的功效。但是抠喉咙解酒的危害:

1、伤胃:抠喉咙可以将胃中的酒排出体外,但过程却非常痛苦。人在剧烈呕吐时,会令腹内压急剧升高,也会导致胆汁的逆流,如果反复强迫自己呕吐的话,那么非常容易引起胃出血。

2、损伤食道:过烫的食物是会对食道产生伤害的,其实当我们呕吐的时候,我们的食道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抠喉咙时也会顺带着将胃酸吐出来,而胃酸的酸性非常强,呕吐的时候,胃酸就会腐蚀口腔黏膜,引起口腔黏膜的破损,从而损伤食道。长期用这个方法解酒会诱发食道癌。

3、伤肝:抠喉咙将胃中的酒呕吐出来,但是进入到人体血液的酒精并没有排出体外,也就是说,此时人体的醉酒症状得到适当的缓解,但是并没有完全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