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的成功范例——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的成长之路
2017-03-13

1.jpg

2011年成功上市,成为创业板上的山西第一股

2.jpg

振东制药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3.jpg

振东设在美国的NCI科研办公室

4.jpg

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

“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大幅降低非税负担。”

“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清理取消一批生产和服务许可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送来了阵阵春风。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企业总数的99.7%。然而,成本高、资源紧、招工难、用工贵以及融资难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依然较大,再加上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让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让我们共同分享振东的成长历程,让我们共同期待山西中小微民营企业灿烂的明天。

创始于1993年的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是从一个小小的加油站起步的。历经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拥有5大产业的大型上市集团公司。从小打小弄到规模扩张,从单一经营到产业集聚,从家庭式管理到完善的法人法理,振东实现了民营企业创业的“三级跳”,成为山西民营企业成功转型发展的典范和中小企业成长的成功范例,为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专注 为成功转型注脚

振东是从2000年开始谋划转型的。那是一个经济复苏的前夜。一方面是省内国有企业历经结构调整后的重振,另一方面是南方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那时,国有企业在历经市场的阵痛后已获得了新的生机,而以温州、苏南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正蓄势北上,展开了他们的扩张攻势。这对尚处在成长期的振东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和挑战。

振东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时,在长治至晋城的二级公路开通后,李安平果断建起了长治市第一座个体加油站。这在当时国有经营垄断的油品销售市场中,李安平可谓开了先河。创业的冲动,曾使他加速扩张。李安平采用“定先补后”的发展战略——把建设的第2座加油站称为第5座加油站,第6座加油站称为第10座加油站,第11座加油站称为第18座加油站……然后回头补空。通过这种自逼机制,迫使企业发展壮大。在这种跳跃式的发展规划促使下,一座座振东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到1998年,振东已经拥有了30余座加油站,销售额达到2.64亿元。独特的自逼发展模式,使振东石油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石油连锁企业。

2000年,由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以及当时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高门槛,振东的进货渠道严重受阻,发展形势极为困难,振东面临着新的抉择。

备受转型之痛的李安平奔赴南方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几次走进温州与当地的企业家交流。加工企业聚集的温州虽然没有使李安平在项目上找到合作的伙伴,但温州人的精明以及对全国市场的定位,使他的眼界大开。实体经济的市场前景和全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让李安平蒙生了进入实体经济创业的冲动。

从营销行业向制造行业转移,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向未知的领域迈步,这是极其艰难的靠垫,这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那时,他们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股东会进行讨论,召开了二次创业动员大会。疑虑在激情澎湃中渐渐消除,犹豫在创业冲动中化为坚定。3个调研组进行为期一年的市场调配和项目考察,他们最终决定选择了和当地人力、资源等因素匹配度更高的制药产业。2001年,振东收购了濒临破产的金晶制药公司,拉开了从商贸流通进入高科技领域的帷幕。

医药市场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大市场,是一个产品、技术和营销、服务比拼的大舞台,是一个成就产业的大空间。从单个产品做起,以拳头产品为支撑,着力于产业的成长,李安平和他的团队精心谋划,整体推进,在三晋大地上铺开了他们的创业蓝图。2003年,振东集团成立“道地药材开发公司”,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通过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中药材产业。目前,已形成50万亩的药材种植基地和一流的药材加工基地;2004年,在北京组建“药物研究院”,利用北京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信息、技术优势,吸收国家级专家,组织专门的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内一流开展技术攻关。目前,一大批科研成果已取得突破,许多科研成果已通过临床试验,有的已转化为实际应用。控股开元制药公司,收购阳泉威尔森药业,重组大同泰盛制药公司,成立振东医药物流公司,构筑中医药产业集团和健康产业集团……振东自己的专注成就了专业,以自己的专业成就了一个新的产业。仅仅十年的时间,振东便实现了产业的华丽转型,在全国医药行业,特别是中医药产业中占得了先机,赢得了赞誉,获得了市场的回报。2011年1月7日,深交所创业板迎来了山西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振东制药。由此,振东以亮丽的风采让全国看到了山西民营企业和山西民营企业家的崭新形象。

在振东的转型过程中,曾有过许多困惑。转型当初,他们面临着市场的问题。当时,他们也曾试用“背包客”走进各大医院推销,面对医药公共采购政策的实施,这些小商品意识下的营销手段很快没有了市场。通过产品质量的保证与品牌的推销,特别是以区域学科交流形式的互动,使各地的医疗机构对他们的产品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临床使用的效果,则使他们的产品有了稳定的市场和客户群。面对新的市场,他们提出“好人好药,好药好人”的企业理念,从药材入手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那时,他们曾经不惜将180万元的药品全部销毁,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也是创业初期一笔不小的学费。面对市场销售网络的逐步扩张和费用的大幅增加,他们也曾试图缩小推广圈或确定重点区域进行推销,但作为一个新产品和使用范围较广、适用性强的产品,如果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很难占领全国的市场。于是,渐进式、渗透式的营销,使振东的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产品逐步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特别是岩舒注射液的推广,呈现出大幅上扬的势头,并占据了全国5%的市场份额。其美誉度更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从而通过了“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他们还面临着民营企业共有的困惑。创业初期,大家同心协力,丝毫没有什么非分之想,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部门的细化和队伍的扩大,从创业元老到家庭成员,都想在企业中谋个位位。对企业老总来说,从感情上割舍不开,从发展上又觉得难以胜任。在这种两难境地中,李安平曾经历了痛苦的煎熬,并最终做出了打造家庭式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企业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革,赢得了新生。如果没有这一步,许许多多的人才是很难在振东留下来的;如果没有这一步,振东也许还会停留在原始发展阶段,很难融入资本市场,更难实现从企业兴旺到产业的扩张。

当然,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振东还面对着全国经济复苏后山西煤炭产业的巨大诱惑。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早已敏锐地意识到煤炭市场复苏的巨大利益。在当时,他斥资进入煤炭产业已是轻而易举的事。特别是看到南方的民营企业纷纷在山西煤炭产业中跑马圈地和掘金抢银并赚得盆满钵溢的势头,但也曾近乎动摇专注医药产业的信念和意志。内心的反复斗争和几经选择,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医药产业。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他失去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却牢牢把控了企业成长和扩张的机遇,下好了全省乃至全国医药产业布局的先手棋,成为山西最具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和全国医药产业中的佼佼者。

从对制药行业一无所知到最终进入资本市场,振东成为山西民营企业的成功范例。在他的成功背后,人们看到的是对产业的专注,这也许正是一个民营企业能够越走越远、越攀越高的关键所在。


创新 蝶变的核心

振东是在一个创新的时代迈进医药行业的。那时,国内的医药行业呈现出的发展,一大批医药企业已近乎瓜分了中国的市场份额。即使在山西,不但有老字号广誉远,还有当地的知名企业康宝、太行以及紧追其后的亚宝。他们在向振东展示着医药市场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在向振东昭示着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激烈。当时,仅全国拥有中药制剂的清开灵批号的生产厂家就有数家,而太行制药时时处在被挤压的窘境。

踏进中药制剂的行业,就必须按照行业的标准严格要求,按照行业的规范认真执行。当时,业内对GMP认证有一句精辟的语言:“早认证早死,不认证等死”。这一方面说明认证的严格和通过的难度,另一方面说明谁已成为市场的一道门槛,迈不过这道坎,企业就没有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也就不可能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可能。

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作为新入行的企业,振东丝毫没有畏惧。他们严格按照GMP认证的要求,从基础做起,从制度抓起,一个个环节细化,一道道关口突破,以精益求精的品质要求,规范控制工艺流程,严格质量标准,精心组织生产,并瞄准欧盟GMP、美国FDA标准开展质量控制,建立管理制度,完善工艺流程,从而一次性通过了GMP认证,实现了一个民营企业的蝶变和向现代化企业的迈进。

作为民营企业,它的成长就是独自闯天下和“哥们”弄革命起家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家族式管理。这里,既有宗亲式管理,也有“哥们式”管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明显地显现出来并成为企业成长的制约。振东也面临着这样的瓶颈制约和突破。突破民营企业固有缺陷的困惑,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为此,他不惜从企业的中层领导岗位上撤出了自己的亲属和朋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改制,建立了与市场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新的制度的建立,不但确保了企业的规范运行和高效运作,也成为吸纳先进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沃土,使一大批管理精英和科技人才走进了振东。特别是随着产权制度的清晰化,企业内部股权愈加明确,振东也不再是李安平的个人企业,而成为全体股民的经营实体。李安平总裁大胆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管理目标,实行了全员日记制,创办了《振东视野》内刊,使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紧紧的结合在一起。2006年,“个人工作程序化”“岗位管理流程化”系列管理工程初步形成,并被纳入北大优秀管理教程,企业管理水平又迈上了新台阶。2009年,振东在“轮讲轮训”基础上衍生“短信培训”;在“互动模式”基础上衍生“互动培训”;在“班前、班后会”基础上衍生“日工作计划总结短信汇报制”,这种模式缩短了管理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振东商学院将承担企业内部培训的任务,还可以对外培训。把公司当商学院,把培训和工作联系在一起,培训时学理论,工作时在实操。李安平是院长,管理层是老师,员工是学生。根据职能分工,划分出不同的系(如行政系、财务系、营销系等),并分设教研室,成立课题小组,就技术瓶颈、业务难题研究、讨论。

制度创新是基础,科技创新是核心。一个现代化的医药企业,如果不能站在行业的最前沿,如果不能拥有最尖端的技术和最先进的成果,那将会被自己的竞争对手挤垮,被这个行业淘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制胜的法宝。为了后来居上,抢占行业竞争的制高点,振东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制订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在广纳人才的同时,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国际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并建立了院士、博士工作站,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科技项目。在企业内部,他们则通过“商学院制、导师制、轮讲轮训、‘2+2’培训”等多种模式,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使企业的发展目标、管理模式与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员工素质的提升过程得到了有机的融合,促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健。他们还着眼于中药的国际化,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山西中医学院联合建立振东中——澳分子中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在分子水平开展中医药理论、技术与新药研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发体系和科研团队,构建了从前端研发、成果应用、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的创新型人才体系。2012年,李安平提出将持续投入20亿元用于抗癌药新品研发、中药产业化、原料药工程、技改等方面。近三年,振东制药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已超过四亿多元,在中药提取、精制、分离、药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振东现已拥有专利项目200余项,已应用110项,另有“扶正固本颗粒”“芪蛭通络胶囊”等十五项发明专利申请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三大生产基地、41条生产线、11种剂型、359个品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8位,是山西药品批文最多、资产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特别是以北京药物研究院为主的科研机构,已开发研制出“依西美坦胶囊”“帕米磷酸二钠”注射液“灯盏花素分散片”“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等49个新品种,企业每月都有新产品投放市场。而第一个专利产品“岩舒牌”复方苦参注射液,以其抑制肿瘤、联合放化疗增效减毒、止痛止血等功效,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被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筛选为八种对非典有效的中成药之一,并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每年创造超十亿元的销售收入。


境界 发展的高度

山高人为峰。

一个企业能做多大、能走多远,不但决定于企业的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还决定于企业家的视野和境界。

与振东同属一地的海棠曾是山西企业的骄傲,“至诚通天”的广告词几乎家喻户晓,海棠洗衣机也曾风靡全国,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山西品牌和改革开放的山西形象。当红极一时的海棠洗衣机集团倒下后,人们产生了许多的猜想,也有过许多的设想,试图在新的空间中与已经成熟的南方民营企业甚至国有大中型企业比拼时,对振东的发展不无忧虑——振东会不会步海棠的后尘?

这也是李安平所思考的问题,他必须破除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种种瓶颈。

人们看到,在振东一步一步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恪守着一个信条:“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这是振东人的价值观和理念追求。在这一理念下,振东始终以一种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夸父追日般毅力顽强拼搏。它没有小富即安的安逸,而是将企业的财富投入到更多的产业发展中。从一个药物产品拓展到制药、健康、中药材的全产业,从长治县的一个区域拓展到长治市、山西省、全国乃至国际的中医药产业集团。由此,山西崛起了一个新医药产业集团,崛起了一个中药材产业基地,形成一个集聚的产业,带动了数千人的就业和贫困地区十多万人的脱贫致富。

人们看到,在振东的成长中,始终有一种感恩的情怀。将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扶贫济困日”、每年冬至确定为“冬助日”,每年腊月二十三确定为“敬老日”,成立了“中华仁爱天使基金”,三个确定节日已持续实施了20几年。在中国,还没有哪个企业像振东这样将慈善作为一项企业制度进行设计。财富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一笔笔数字,而是对社会的回报,升华为一种企业的追求和精神。从汶川、玉树地震后的慷慨献身到我国慈善领域最高规格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好人好药、好药好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人们看到,在振东的发展中,始终坚守着振兴中国传统医药的重任。从单一的生产加工企业向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产业集团,振东开始了他们在传统中药领域的探寻。从采用“国际化校企联合”模式组建的第一个以我国著名中药企业冠名、设在西方著名综合大学的国际化研究机构,到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振东又担负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和推进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使命,伴随着振东产品在欧盟等地区和国家的认证,中医药产品将在更大的国际平台上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由此,以振东复方苦参注射液为先锋,山西传统中药将步入国际化大市场,国际医药领域也将因为中国传统医药的注入增添新的活力。

人们看到,在振东的发展中,不再是竞争,而是合作。振东在国内医药界独创“振东——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晋药研究网络,吸纳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上海医工院、上海二军医大以及北京大学药学院、天津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盟,拓展京津、东北、苏沪、川粤4大研发网络,形成了国内以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研究院、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沈阳药科大等国内外院校、机构为中心的研发合作网络。这一平台已成为一个产学研信息交汇的网络平台和中医药产业合作开发的国际化舞台。由振东发起,省内企业、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组成的山西晋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了山西省医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之间人才流动、技术交流的壁垒,建立了行业技术共享研发平台,成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并成为推进“晋药战略”的重要力量。由振东制药牵头,以岭药业、广州香雪等联合成立的“环太行山连翘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已成为推动我国连翘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行业联盟。振东还牵头发起成立了“晋商8友记”,通过对省内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现场考察和剖析,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山西中小企业的独特智库和合作伙伴,助力山西中小企业发展。为了改变外界对山西企业家的陈旧印象,李安平精彩走进大学课堂和各类讲堂,与大家分享潞商精神,提振山西企业家的信心,传播潞商精神和晋商精神,并传承弘扬“名以清修,利以义制,绩以勤勉,汇通天下”的新晋商理念,展现新生代新晋商的责任担当。

追求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路径和结局;境界不同,才会有不同的目标和高度。在追求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在追求企业利益的时候承担着社会责任,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承担起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之中,融入到民族产业的振兴中,企业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发展领地。这既是振东的成长轨迹和成功之路,也是山西民营企业的突围之路和必由之路。


民营企业发展的成功范例——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的成长之路

1.jpg

2011年成功上市,成为创业板上的山西第一股

2.jpg

振东制药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3.jpg

振东设在美国的NCI科研办公室

4.jpg

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

“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大幅降低非税负担。”

“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清理取消一批生产和服务许可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送来了阵阵春风。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企业总数的99.7%。然而,成本高、资源紧、招工难、用工贵以及融资难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依然较大,再加上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让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让我们共同分享振东的成长历程,让我们共同期待山西中小微民营企业灿烂的明天。

创始于1993年的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是从一个小小的加油站起步的。历经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拥有5大产业的大型上市集团公司。从小打小弄到规模扩张,从单一经营到产业集聚,从家庭式管理到完善的法人法理,振东实现了民营企业创业的“三级跳”,成为山西民营企业成功转型发展的典范和中小企业成长的成功范例,为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专注 为成功转型注脚

振东是从2000年开始谋划转型的。那是一个经济复苏的前夜。一方面是省内国有企业历经结构调整后的重振,另一方面是南方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那时,国有企业在历经市场的阵痛后已获得了新的生机,而以温州、苏南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正蓄势北上,展开了他们的扩张攻势。这对尚处在成长期的振东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和挑战。

振东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时,在长治至晋城的二级公路开通后,李安平果断建起了长治市第一座个体加油站。这在当时国有经营垄断的油品销售市场中,李安平可谓开了先河。创业的冲动,曾使他加速扩张。李安平采用“定先补后”的发展战略——把建设的第2座加油站称为第5座加油站,第6座加油站称为第10座加油站,第11座加油站称为第18座加油站……然后回头补空。通过这种自逼机制,迫使企业发展壮大。在这种跳跃式的发展规划促使下,一座座振东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到1998年,振东已经拥有了30余座加油站,销售额达到2.64亿元。独特的自逼发展模式,使振东石油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石油连锁企业。

2000年,由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以及当时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高门槛,振东的进货渠道严重受阻,发展形势极为困难,振东面临着新的抉择。

备受转型之痛的李安平奔赴南方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几次走进温州与当地的企业家交流。加工企业聚集的温州虽然没有使李安平在项目上找到合作的伙伴,但温州人的精明以及对全国市场的定位,使他的眼界大开。实体经济的市场前景和全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让李安平蒙生了进入实体经济创业的冲动。

从营销行业向制造行业转移,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向未知的领域迈步,这是极其艰难的靠垫,这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那时,他们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股东会进行讨论,召开了二次创业动员大会。疑虑在激情澎湃中渐渐消除,犹豫在创业冲动中化为坚定。3个调研组进行为期一年的市场调配和项目考察,他们最终决定选择了和当地人力、资源等因素匹配度更高的制药产业。2001年,振东收购了濒临破产的金晶制药公司,拉开了从商贸流通进入高科技领域的帷幕。

医药市场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大市场,是一个产品、技术和营销、服务比拼的大舞台,是一个成就产业的大空间。从单个产品做起,以拳头产品为支撑,着力于产业的成长,李安平和他的团队精心谋划,整体推进,在三晋大地上铺开了他们的创业蓝图。2003年,振东集团成立“道地药材开发公司”,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通过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中药材产业。目前,已形成50万亩的药材种植基地和一流的药材加工基地;2004年,在北京组建“药物研究院”,利用北京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信息、技术优势,吸收国家级专家,组织专门的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内一流开展技术攻关。目前,一大批科研成果已取得突破,许多科研成果已通过临床试验,有的已转化为实际应用。控股开元制药公司,收购阳泉威尔森药业,重组大同泰盛制药公司,成立振东医药物流公司,构筑中医药产业集团和健康产业集团……振东自己的专注成就了专业,以自己的专业成就了一个新的产业。仅仅十年的时间,振东便实现了产业的华丽转型,在全国医药行业,特别是中医药产业中占得了先机,赢得了赞誉,获得了市场的回报。2011年1月7日,深交所创业板迎来了山西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振东制药。由此,振东以亮丽的风采让全国看到了山西民营企业和山西民营企业家的崭新形象。

在振东的转型过程中,曾有过许多困惑。转型当初,他们面临着市场的问题。当时,他们也曾试用“背包客”走进各大医院推销,面对医药公共采购政策的实施,这些小商品意识下的营销手段很快没有了市场。通过产品质量的保证与品牌的推销,特别是以区域学科交流形式的互动,使各地的医疗机构对他们的产品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临床使用的效果,则使他们的产品有了稳定的市场和客户群。面对新的市场,他们提出“好人好药,好药好人”的企业理念,从药材入手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那时,他们曾经不惜将180万元的药品全部销毁,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也是创业初期一笔不小的学费。面对市场销售网络的逐步扩张和费用的大幅增加,他们也曾试图缩小推广圈或确定重点区域进行推销,但作为一个新产品和使用范围较广、适用性强的产品,如果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很难占领全国的市场。于是,渐进式、渗透式的营销,使振东的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产品逐步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特别是岩舒注射液的推广,呈现出大幅上扬的势头,并占据了全国5%的市场份额。其美誉度更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从而通过了“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他们还面临着民营企业共有的困惑。创业初期,大家同心协力,丝毫没有什么非分之想,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部门的细化和队伍的扩大,从创业元老到家庭成员,都想在企业中谋个位位。对企业老总来说,从感情上割舍不开,从发展上又觉得难以胜任。在这种两难境地中,李安平曾经历了痛苦的煎熬,并最终做出了打造家庭式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企业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革,赢得了新生。如果没有这一步,许许多多的人才是很难在振东留下来的;如果没有这一步,振东也许还会停留在原始发展阶段,很难融入资本市场,更难实现从企业兴旺到产业的扩张。

当然,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振东还面对着全国经济复苏后山西煤炭产业的巨大诱惑。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早已敏锐地意识到煤炭市场复苏的巨大利益。在当时,他斥资进入煤炭产业已是轻而易举的事。特别是看到南方的民营企业纷纷在山西煤炭产业中跑马圈地和掘金抢银并赚得盆满钵溢的势头,但也曾近乎动摇专注医药产业的信念和意志。内心的反复斗争和几经选择,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医药产业。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他失去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却牢牢把控了企业成长和扩张的机遇,下好了全省乃至全国医药产业布局的先手棋,成为山西最具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和全国医药产业中的佼佼者。

从对制药行业一无所知到最终进入资本市场,振东成为山西民营企业的成功范例。在他的成功背后,人们看到的是对产业的专注,这也许正是一个民营企业能够越走越远、越攀越高的关键所在。


创新 蝶变的核心

振东是在一个创新的时代迈进医药行业的。那时,国内的医药行业呈现出的发展,一大批医药企业已近乎瓜分了中国的市场份额。即使在山西,不但有老字号广誉远,还有当地的知名企业康宝、太行以及紧追其后的亚宝。他们在向振东展示着医药市场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在向振东昭示着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激烈。当时,仅全国拥有中药制剂的清开灵批号的生产厂家就有数家,而太行制药时时处在被挤压的窘境。

踏进中药制剂的行业,就必须按照行业的标准严格要求,按照行业的规范认真执行。当时,业内对GMP认证有一句精辟的语言:“早认证早死,不认证等死”。这一方面说明认证的严格和通过的难度,另一方面说明谁已成为市场的一道门槛,迈不过这道坎,企业就没有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也就不可能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可能。

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作为新入行的企业,振东丝毫没有畏惧。他们严格按照GMP认证的要求,从基础做起,从制度抓起,一个个环节细化,一道道关口突破,以精益求精的品质要求,规范控制工艺流程,严格质量标准,精心组织生产,并瞄准欧盟GMP、美国FDA标准开展质量控制,建立管理制度,完善工艺流程,从而一次性通过了GMP认证,实现了一个民营企业的蝶变和向现代化企业的迈进。

作为民营企业,它的成长就是独自闯天下和“哥们”弄革命起家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家族式管理。这里,既有宗亲式管理,也有“哥们式”管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明显地显现出来并成为企业成长的制约。振东也面临着这样的瓶颈制约和突破。突破民营企业固有缺陷的困惑,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为此,他不惜从企业的中层领导岗位上撤出了自己的亲属和朋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改制,建立了与市场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新的制度的建立,不但确保了企业的规范运行和高效运作,也成为吸纳先进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沃土,使一大批管理精英和科技人才走进了振东。特别是随着产权制度的清晰化,企业内部股权愈加明确,振东也不再是李安平的个人企业,而成为全体股民的经营实体。李安平总裁大胆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管理目标,实行了全员日记制,创办了《振东视野》内刊,使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紧紧的结合在一起。2006年,“个人工作程序化”“岗位管理流程化”系列管理工程初步形成,并被纳入北大优秀管理教程,企业管理水平又迈上了新台阶。2009年,振东在“轮讲轮训”基础上衍生“短信培训”;在“互动模式”基础上衍生“互动培训”;在“班前、班后会”基础上衍生“日工作计划总结短信汇报制”,这种模式缩短了管理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振东商学院将承担企业内部培训的任务,还可以对外培训。把公司当商学院,把培训和工作联系在一起,培训时学理论,工作时在实操。李安平是院长,管理层是老师,员工是学生。根据职能分工,划分出不同的系(如行政系、财务系、营销系等),并分设教研室,成立课题小组,就技术瓶颈、业务难题研究、讨论。

制度创新是基础,科技创新是核心。一个现代化的医药企业,如果不能站在行业的最前沿,如果不能拥有最尖端的技术和最先进的成果,那将会被自己的竞争对手挤垮,被这个行业淘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制胜的法宝。为了后来居上,抢占行业竞争的制高点,振东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制订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在广纳人才的同时,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国际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并建立了院士、博士工作站,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科技项目。在企业内部,他们则通过“商学院制、导师制、轮讲轮训、‘2+2’培训”等多种模式,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使企业的发展目标、管理模式与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员工素质的提升过程得到了有机的融合,促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健。他们还着眼于中药的国际化,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山西中医学院联合建立振东中——澳分子中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在分子水平开展中医药理论、技术与新药研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发体系和科研团队,构建了从前端研发、成果应用、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的创新型人才体系。2012年,李安平提出将持续投入20亿元用于抗癌药新品研发、中药产业化、原料药工程、技改等方面。近三年,振东制药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已超过四亿多元,在中药提取、精制、分离、药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振东现已拥有专利项目200余项,已应用110项,另有“扶正固本颗粒”“芪蛭通络胶囊”等十五项发明专利申请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三大生产基地、41条生产线、11种剂型、359个品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8位,是山西药品批文最多、资产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特别是以北京药物研究院为主的科研机构,已开发研制出“依西美坦胶囊”“帕米磷酸二钠”注射液“灯盏花素分散片”“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等49个新品种,企业每月都有新产品投放市场。而第一个专利产品“岩舒牌”复方苦参注射液,以其抑制肿瘤、联合放化疗增效减毒、止痛止血等功效,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被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筛选为八种对非典有效的中成药之一,并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每年创造超十亿元的销售收入。


境界 发展的高度

山高人为峰。

一个企业能做多大、能走多远,不但决定于企业的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还决定于企业家的视野和境界。

与振东同属一地的海棠曾是山西企业的骄傲,“至诚通天”的广告词几乎家喻户晓,海棠洗衣机也曾风靡全国,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山西品牌和改革开放的山西形象。当红极一时的海棠洗衣机集团倒下后,人们产生了许多的猜想,也有过许多的设想,试图在新的空间中与已经成熟的南方民营企业甚至国有大中型企业比拼时,对振东的发展不无忧虑——振东会不会步海棠的后尘?

这也是李安平所思考的问题,他必须破除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种种瓶颈。

人们看到,在振东一步一步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恪守着一个信条:“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这是振东人的价值观和理念追求。在这一理念下,振东始终以一种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夸父追日般毅力顽强拼搏。它没有小富即安的安逸,而是将企业的财富投入到更多的产业发展中。从一个药物产品拓展到制药、健康、中药材的全产业,从长治县的一个区域拓展到长治市、山西省、全国乃至国际的中医药产业集团。由此,山西崛起了一个新医药产业集团,崛起了一个中药材产业基地,形成一个集聚的产业,带动了数千人的就业和贫困地区十多万人的脱贫致富。

人们看到,在振东的成长中,始终有一种感恩的情怀。将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扶贫济困日”、每年冬至确定为“冬助日”,每年腊月二十三确定为“敬老日”,成立了“中华仁爱天使基金”,三个确定节日已持续实施了20几年。在中国,还没有哪个企业像振东这样将慈善作为一项企业制度进行设计。财富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一笔笔数字,而是对社会的回报,升华为一种企业的追求和精神。从汶川、玉树地震后的慷慨献身到我国慈善领域最高规格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好人好药、好药好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人们看到,在振东的发展中,始终坚守着振兴中国传统医药的重任。从单一的生产加工企业向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产业集团,振东开始了他们在传统中药领域的探寻。从采用“国际化校企联合”模式组建的第一个以我国著名中药企业冠名、设在西方著名综合大学的国际化研究机构,到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振东又担负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和推进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使命,伴随着振东产品在欧盟等地区和国家的认证,中医药产品将在更大的国际平台上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由此,以振东复方苦参注射液为先锋,山西传统中药将步入国际化大市场,国际医药领域也将因为中国传统医药的注入增添新的活力。

人们看到,在振东的发展中,不再是竞争,而是合作。振东在国内医药界独创“振东——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晋药研究网络,吸纳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上海医工院、上海二军医大以及北京大学药学院、天津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盟,拓展京津、东北、苏沪、川粤4大研发网络,形成了国内以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研究院、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沈阳药科大等国内外院校、机构为中心的研发合作网络。这一平台已成为一个产学研信息交汇的网络平台和中医药产业合作开发的国际化舞台。由振东发起,省内企业、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组成的山西晋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了山西省医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之间人才流动、技术交流的壁垒,建立了行业技术共享研发平台,成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并成为推进“晋药战略”的重要力量。由振东制药牵头,以岭药业、广州香雪等联合成立的“环太行山连翘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已成为推动我国连翘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行业联盟。振东还牵头发起成立了“晋商8友记”,通过对省内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现场考察和剖析,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山西中小企业的独特智库和合作伙伴,助力山西中小企业发展。为了改变外界对山西企业家的陈旧印象,李安平精彩走进大学课堂和各类讲堂,与大家分享潞商精神,提振山西企业家的信心,传播潞商精神和晋商精神,并传承弘扬“名以清修,利以义制,绩以勤勉,汇通天下”的新晋商理念,展现新生代新晋商的责任担当。

追求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路径和结局;境界不同,才会有不同的目标和高度。在追求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在追求企业利益的时候承担着社会责任,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承担起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之中,融入到民族产业的振兴中,企业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发展领地。这既是振东的成长轨迹和成功之路,也是山西民营企业的突围之路和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