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的来源
2018-11-22

补益公开课.jpg

本身潜在毒性存,

增减亦有规律循。

饮食结构需注重,

安全摄入保衡均。


氟的来源


氟(fluorine,F)1810年由德国化学家Davd和法国科学家Ampere建议命名;1886年由法国化学家Henri Mojssan成功分离。1970年美国食品营养委员会(FNB)认为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1996年WHO将氟归类为“具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时可能是人体某些功能所必需的元素”(WHO,1996)。

1.jpg

过量与缺乏的危害

(一)过量的危害

体内氟含量过高可引起氟中毒。氟中毒不仅影响骨骼和牙齿,而且还会影响到中枢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等多个系统。除了食物中的氟以外,饮水中的氟对于人体氟的摄入量也是一个重要来源,高氟地区水源中的氟可以达到3-5mg/L,是引起过量危害的因素之一。

2.jpg

(二)缺乏的危害

高等动物及人类尚未发现有确切或特异的氟缺乏症( Caballero et al,2005)。但是氟缺乏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危害,一般不易被人们注意,较明显表现就是龋齿。缺氟时,由于牙釉质中不能形成氟磷灰石而使羟磷灰石结构得不到氟磷灰石的保护,牙釉质易被微生物、有机酸和酶侵蚀而发生龋齿。此外,缺氟时,不但易发生龋齿,也易发生骨质疏松。


主要食物来源

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品中氟高于植物性食品,海洋动物中氟高于淡水及陆地食品。茶、婴儿食用的谷类、鸡肉、鱼及海产品都是含氟高的食物,而水果中含氟量低。对于婴儿配方食品来说,大豆制作配方食品含氟量高于奶粉类。人体中的氟从饮水中的摄入量也占一定的比例,我国不同地区的天然水源中氟含量不同,一般为0.2-0.5mg/L。

3.jpg

愿君心静神泊纷繁少,不缀补益身康泰!


氟的来源

补益公开课.jpg

本身潜在毒性存,

增减亦有规律循。

饮食结构需注重,

安全摄入保衡均。


氟的来源


氟(fluorine,F)1810年由德国化学家Davd和法国科学家Ampere建议命名;1886年由法国化学家Henri Mojssan成功分离。1970年美国食品营养委员会(FNB)认为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1996年WHO将氟归类为“具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时可能是人体某些功能所必需的元素”(WHO,1996)。

1.jpg

过量与缺乏的危害

(一)过量的危害

体内氟含量过高可引起氟中毒。氟中毒不仅影响骨骼和牙齿,而且还会影响到中枢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等多个系统。除了食物中的氟以外,饮水中的氟对于人体氟的摄入量也是一个重要来源,高氟地区水源中的氟可以达到3-5mg/L,是引起过量危害的因素之一。

2.jpg

(二)缺乏的危害

高等动物及人类尚未发现有确切或特异的氟缺乏症( Caballero et al,2005)。但是氟缺乏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危害,一般不易被人们注意,较明显表现就是龋齿。缺氟时,由于牙釉质中不能形成氟磷灰石而使羟磷灰石结构得不到氟磷灰石的保护,牙釉质易被微生物、有机酸和酶侵蚀而发生龋齿。此外,缺氟时,不但易发生龋齿,也易发生骨质疏松。


主要食物来源

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品中氟高于植物性食品,海洋动物中氟高于淡水及陆地食品。茶、婴儿食用的谷类、鸡肉、鱼及海产品都是含氟高的食物,而水果中含氟量低。对于婴儿配方食品来说,大豆制作配方食品含氟量高于奶粉类。人体中的氟从饮水中的摄入量也占一定的比例,我国不同地区的天然水源中氟含量不同,一般为0.2-0.5mg/L。

3.jpg

愿君心静神泊纷繁少,不缀补益身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