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 防燥养肺排第一
2017-08-11

五和养生堂.jpg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秋风起  防燥养肺排第一


节气养生

立秋至,秋风起,肺燥猛,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入秋后气候会逐渐干燥,人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会加快,因此容易出现皮肤干涩、鼻子燥热、嘴唇干裂、咽喉痛等症状,这时要注意补水,饮食也要多加重视。

1.jpg

食材选择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鸡鸭鱼肉、柚子、梨、苹果等。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2.jpg

养生美味

1.五彩署

原料:土豆,小脆肠,胡萝卜,洋葱,青椒,红椒,西芹。

做法:将材料全部切成小丁,锅中加油烧热,倒入土豆丁煎炒至金黄;拨至一边,加入脆肠煎至微焦黄,加盐和黑椒粉炒匀盛出;倒入胡萝卜和西芹炒2分钟;加入洋葱、青红椒炒1分钟,加盐和黑椒粉炒匀;倒入薯丁和脆肠粒炒1分钟均匀即可。

功效:有健脾和胃、补肝明目、清热解毒、壮阳补肾、透疹、降气止咳等功效。

3.jpg

2.醋椒鱼

原料:黄鱼、胡椒粉、醋等。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4.jpg


日常调理

1.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5.jpg

2.多吃海藻类食物: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6.jpg

3.应忌过燥的食物: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7.jpg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节气养生

立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说明农历七月的天气仍热。而且这段时间雨水特多天上烈日,地上水湿,湿热交蒸,合为湿热邪气。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

8.jpg

食材选择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多吃一些祛湿热的食物,如薏米、山药、豇豆、小米、茯苓、芡实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9.jpg

养生美味

1.百合银耳莲子粥

配料:银耳、莲子、红枣、百合、枸杞、桂圆、冰糖。

做法:将银耳略撕清洗,先将锅里加水煮开,放入冰糖,下莲子大煮,然后下入银耳煮至开锅,再下入红枣、百合、枸杞,也要多煮一会儿,最后放入桂圆略煮一下。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10.jpg

2.清炖乌鸡汤

配料:乌鸡1只、葱2棵、生姜1小块、料酒、盐。

做法:乌鸡洗净,姜切片,葱切断儿,把乌鸡放沸水中焯水,除去血水;把焯过水的乌鸡、料酒、葱、生姜放入砂锅内,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2 小时,加入精盐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益气补血、滋阴清热、调经活血、止崩治带等功效。

11.jpg

日常调理

1.少吹空调,调摄精神

立秋属夏秋转换季节,天气变化大,应尽可能少呆在空调房、少开空调,早晚适当添加衣物,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应该换下麻将席、竹席等特别清凉的席子,可以换一些草席等低凉度的席子以防感冒着凉。同时,精神调养上也应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

12.jpg

2.少辛多酸,秋瓜坏肚

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辛味之品,油炸食品、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也不宜多食,而应该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中药泡茶,驱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调理脾胃,为中、晚秋乃至冬季的健康奠定基础。

13.jpg

3.快走瑜伽,排毒解压

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开始进补以增强体质。相比而言,排毒比进补更重要,因为进补的东西越多,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越多,如不能及时把来自人体内、外部环境的毒素排出体外,对健康的危害会越来越大。合理运动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帮助皮肤和肺脏排毒。

14.jpg

愿好朋友锦绣春明花富贵,琅玕画静竹平安!


秋风起 防燥养肺排第一

五和养生堂.jpg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秋风起  防燥养肺排第一


节气养生

立秋至,秋风起,肺燥猛,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入秋后气候会逐渐干燥,人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会加快,因此容易出现皮肤干涩、鼻子燥热、嘴唇干裂、咽喉痛等症状,这时要注意补水,饮食也要多加重视。

1.jpg

食材选择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鸡鸭鱼肉、柚子、梨、苹果等。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2.jpg

养生美味

1.五彩署

原料:土豆,小脆肠,胡萝卜,洋葱,青椒,红椒,西芹。

做法:将材料全部切成小丁,锅中加油烧热,倒入土豆丁煎炒至金黄;拨至一边,加入脆肠煎至微焦黄,加盐和黑椒粉炒匀盛出;倒入胡萝卜和西芹炒2分钟;加入洋葱、青红椒炒1分钟,加盐和黑椒粉炒匀;倒入薯丁和脆肠粒炒1分钟均匀即可。

功效:有健脾和胃、补肝明目、清热解毒、壮阳补肾、透疹、降气止咳等功效。

3.jpg

2.醋椒鱼

原料:黄鱼、胡椒粉、醋等。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4.jpg


日常调理

1.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5.jpg

2.多吃海藻类食物: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6.jpg

3.应忌过燥的食物: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7.jpg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节气养生

立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说明农历七月的天气仍热。而且这段时间雨水特多天上烈日,地上水湿,湿热交蒸,合为湿热邪气。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

8.jpg

食材选择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多吃一些祛湿热的食物,如薏米、山药、豇豆、小米、茯苓、芡实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9.jpg

养生美味

1.百合银耳莲子粥

配料:银耳、莲子、红枣、百合、枸杞、桂圆、冰糖。

做法:将银耳略撕清洗,先将锅里加水煮开,放入冰糖,下莲子大煮,然后下入银耳煮至开锅,再下入红枣、百合、枸杞,也要多煮一会儿,最后放入桂圆略煮一下。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10.jpg

2.清炖乌鸡汤

配料:乌鸡1只、葱2棵、生姜1小块、料酒、盐。

做法:乌鸡洗净,姜切片,葱切断儿,把乌鸡放沸水中焯水,除去血水;把焯过水的乌鸡、料酒、葱、生姜放入砂锅内,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2 小时,加入精盐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益气补血、滋阴清热、调经活血、止崩治带等功效。

11.jpg

日常调理

1.少吹空调,调摄精神

立秋属夏秋转换季节,天气变化大,应尽可能少呆在空调房、少开空调,早晚适当添加衣物,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应该换下麻将席、竹席等特别清凉的席子,可以换一些草席等低凉度的席子以防感冒着凉。同时,精神调养上也应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

12.jpg

2.少辛多酸,秋瓜坏肚

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辛味之品,油炸食品、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也不宜多食,而应该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中药泡茶,驱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调理脾胃,为中、晚秋乃至冬季的健康奠定基础。

13.jpg

3.快走瑜伽,排毒解压

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开始进补以增强体质。相比而言,排毒比进补更重要,因为进补的东西越多,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越多,如不能及时把来自人体内、外部环境的毒素排出体外,对健康的危害会越来越大。合理运动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帮助皮肤和肺脏排毒。

14.jpg

愿好朋友锦绣春明花富贵,琅玕画静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