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华佗庙
2017-01-05

中医药文化.png

千年中医一脉连,

杏林文明今朝灿;

华夏子弟当励志,

传承国粹美名扬。

湘桥华佗庙

华佗庙位于福建省龙文区蓝田镇湘桥村,有数百年历史。在历史文化名村的古厝群中,看到一座保存完好的华佗庙。据了解,它是全省惟一供奉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庙宇,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约一亩,曾历经几次修缮,当地人称为“仙祖庙”。于2005年被编入《福建地方文化研究丛书》。后来,又被列入漳州市著名庙宇。从今年3月份开始,村民们募集了十几万元善款,为华佗重塑了金身。

1.png

外科始祖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术很高明,不仅精通内、妇、儿科,针灸疗法,更擅长外科手术,后世称其"外科始祖",他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2.png

相关医学著作

据记载,华佗的著作,在当时还没有全部烧毁,留传下来的还有《观形察声并三部脉经》、《枕中灸刺经》、《华佗方》、《五禽六气诀》等,在汉以后的医书中,还能见到。后来,这些著作逐渐佚散了。至今留传的《中藏经》以及《玄门脉诀内照图》、《华佗方》等,都是后人借托华佗之名而撰成的。


3.png


医学精神

华佗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他用药精简,深谙身心交互为用。华佗并不滥用药物。华佗重视预防保健,“治人于未病”,观察自然生态,教人调息生命和谐。但对于病入膏肓的患者,则不加针药,坦然相告。


4.png


华佗庙的由来

相传在明末的时候,湘桥村的一些老百姓得了一种怪病,怎么治也不见好转,一时引起恐慌,有人认为那种病就是霍乱。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一些老百姓把治好病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有一天,神灵托梦给老百姓,说只要从村里江边的那棵榕树上摘一些叶子熬成汤,喝了就会好。一些老百姓照着那样做,果然把怪病给治好了。有人说那神灵就是名医华佗。因此,村民们集资在村里榕树的旁边建一座庙宇,也就是现在的“华佗庙”。


5.png

历史

湘桥村是个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有 “大夫第”、“翰林第”、“贡元第”、“进士第”等10余座明清古建筑。不过,湘桥村最为奇特的建筑却是华佗庙,因为它在福建全省独一无二,十分稀罕。


6.png


华佗庙是人们祭祀外科始祖的重要场所。华佗庙属土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面向九十九湾,主殿和侧室,分二进,中有天井,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进有廊连接,主殿祀奉神医华佗。门前种着两棵百年大榕树,枝繁叶茂,树下有一只天然石龟守护。还有一片小广场,环境优美。湘桥村的村民把每年农历十月十七作为"仙祖生日"以示纪念,该"节日"是湘桥村最隆重的民俗活动。在农历正月十二,村民们还把华佗神像请到村里出巡,让各家各户祭拜。


7.png


华佗庙里有几块牌匾,分别书写“仙方妙著”、“声灵赫濯”、“活世神仙”等。左右白墙上,分别写着“忠孝”、“廉节”行书大字,每字约两米,用笔苍劲有力,结构严谨,据说是黄道周所书。黄昌说,这四个大字,是华佗庙的镇庙之宝。

仙方妙著的由来

在湘桥华佗庙的前殿还挂着一块"仙方妙著"的牌匾。该牌匾是清朝闽浙水师提督王得禄亲笔题字,并亲自从厦门护送到湘桥华佗庙。


8.png


龙文区文管办主任林耀生介绍,关于王得禄送匾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清嘉庆年间,清朝水师名将王得禄的兄嫂得一腹胀怪病,百般医治未见效。因王得禄年幼父母双亡,由兄嫂一手带大,王得禄视兄嫂如母,他对兄嫂的病情十分焦虑。当时有部下告诉王得禄,在龙溪湘桥有座华佗庙的药签非常灵验。于是,王得禄派亲信到华佗庙求神问药,在得到华佗庙的药签后,王得禄按照药签的要求抓药治病,其嫂果然药到病除。为了感谢华佗庙,王得禄亲自由厦门乘船沿九龙江畔寻华佗庙答谢,亲题"仙方妙著"。


9.png


祝好朋友有勇才能降龙伏虎,无私方可扶正驱邪!


湘桥华佗庙

中医药文化.png

千年中医一脉连,

杏林文明今朝灿;

华夏子弟当励志,

传承国粹美名扬。

湘桥华佗庙

华佗庙位于福建省龙文区蓝田镇湘桥村,有数百年历史。在历史文化名村的古厝群中,看到一座保存完好的华佗庙。据了解,它是全省惟一供奉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庙宇,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约一亩,曾历经几次修缮,当地人称为“仙祖庙”。于2005年被编入《福建地方文化研究丛书》。后来,又被列入漳州市著名庙宇。从今年3月份开始,村民们募集了十几万元善款,为华佗重塑了金身。

1.png

外科始祖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术很高明,不仅精通内、妇、儿科,针灸疗法,更擅长外科手术,后世称其"外科始祖",他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2.png

相关医学著作

据记载,华佗的著作,在当时还没有全部烧毁,留传下来的还有《观形察声并三部脉经》、《枕中灸刺经》、《华佗方》、《五禽六气诀》等,在汉以后的医书中,还能见到。后来,这些著作逐渐佚散了。至今留传的《中藏经》以及《玄门脉诀内照图》、《华佗方》等,都是后人借托华佗之名而撰成的。


3.png


医学精神

华佗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他用药精简,深谙身心交互为用。华佗并不滥用药物。华佗重视预防保健,“治人于未病”,观察自然生态,教人调息生命和谐。但对于病入膏肓的患者,则不加针药,坦然相告。


4.png


华佗庙的由来

相传在明末的时候,湘桥村的一些老百姓得了一种怪病,怎么治也不见好转,一时引起恐慌,有人认为那种病就是霍乱。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一些老百姓把治好病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有一天,神灵托梦给老百姓,说只要从村里江边的那棵榕树上摘一些叶子熬成汤,喝了就会好。一些老百姓照着那样做,果然把怪病给治好了。有人说那神灵就是名医华佗。因此,村民们集资在村里榕树的旁边建一座庙宇,也就是现在的“华佗庙”。


5.png

历史

湘桥村是个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有 “大夫第”、“翰林第”、“贡元第”、“进士第”等10余座明清古建筑。不过,湘桥村最为奇特的建筑却是华佗庙,因为它在福建全省独一无二,十分稀罕。


6.png


华佗庙是人们祭祀外科始祖的重要场所。华佗庙属土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面向九十九湾,主殿和侧室,分二进,中有天井,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进有廊连接,主殿祀奉神医华佗。门前种着两棵百年大榕树,枝繁叶茂,树下有一只天然石龟守护。还有一片小广场,环境优美。湘桥村的村民把每年农历十月十七作为"仙祖生日"以示纪念,该"节日"是湘桥村最隆重的民俗活动。在农历正月十二,村民们还把华佗神像请到村里出巡,让各家各户祭拜。


7.png


华佗庙里有几块牌匾,分别书写“仙方妙著”、“声灵赫濯”、“活世神仙”等。左右白墙上,分别写着“忠孝”、“廉节”行书大字,每字约两米,用笔苍劲有力,结构严谨,据说是黄道周所书。黄昌说,这四个大字,是华佗庙的镇庙之宝。

仙方妙著的由来

在湘桥华佗庙的前殿还挂着一块"仙方妙著"的牌匾。该牌匾是清朝闽浙水师提督王得禄亲笔题字,并亲自从厦门护送到湘桥华佗庙。


8.png


龙文区文管办主任林耀生介绍,关于王得禄送匾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清嘉庆年间,清朝水师名将王得禄的兄嫂得一腹胀怪病,百般医治未见效。因王得禄年幼父母双亡,由兄嫂一手带大,王得禄视兄嫂如母,他对兄嫂的病情十分焦虑。当时有部下告诉王得禄,在龙溪湘桥有座华佗庙的药签非常灵验。于是,王得禄派亲信到华佗庙求神问药,在得到华佗庙的药签后,王得禄按照药签的要求抓药治病,其嫂果然药到病除。为了感谢华佗庙,王得禄亲自由厦门乘船沿九龙江畔寻华佗庙答谢,亲题"仙方妙著"。


9.png


祝好朋友有勇才能降龙伏虎,无私方可扶正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