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满城刘胜墓的医药用具
2016-11-24

中医药文化.png


天医星河靖王墓,

中国之最贤若渴。

金缕玉衣满城汉,

万方惠济万民泽。

【河北满城刘胜墓的医药用具】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1.png

【发掘】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保定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的陵山上,1968年,解放军某部在此施工时偶然发现,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著名考古专家郭沫若先生莅临指导发掘工作。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整个墓道先用石块填满,后在墓道外口砌两道土坯墙,其间浇灌铁水加以严封。

2.png

中国之最



4 枚金针、5 枚银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组成了迄今发掘出土的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汉时期医疗器具;计时器铜漏壶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个古代天文学器物;一个由石磨和大型铜漏斗组成的铜、石复合磨,是我国至今所见体积最大、时代最早、设计科学、构思奇妙的铜石复合粮食加工工具;500多件兵器中,有我国最早采用刃部淬火新工艺的铁剑,而刘胜的铁铠甲,也是迄今考古发掘中所见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汉铁甲;一件玻璃盘和两件玻璃耳杯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国产玻璃容器。

3.png

【九针】

金银针长6.5~7厘米、直径0.12~0.18厘米,此针细长,柄方形,柄上端有小孔,针身圆形,针尖呈尖锐形。此墓共出土4枚金医针、5枚银医针,其中金医针可分为3种:三棱形的为锋针,用作放血;尖锐的为毫针,用作针灸;圆钝的为鍉针,用作点刺,是用作针灸的毫针。与《黄帝内经·灵枢》中关于“九针”的记载约略相合。此金银针比现在一般常见的医针粗一些,这是因为随着针刺医术的不断提高,医针的发展越来越细长,以便加深进针的深度。但是,某些病是要用较大的针来治疗的。

4.png

【“医工盆”】


此青铜盆敞口、沿外折,浅折腹,假圈足。口部和底部各有一处修补,系用铜钉铆合。其外壁距口沿3厘米以下铜色较黑,可能是隔水蒸药用所致。铜盆上的三处“医工”刻铭表明,它是当时医工专用的制剂器具。就传统说来制作食品的器具不能制药,以免药物因油腻腥搜而变质。与《治百病方》提到的药物要用青铜器冶合的要求相符,也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而自铭为医用的器具,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5.png

【银灌药器】


一套二种:一种为带长流的小壶。高2.7、宽0.64、长12.6厘米。壶身作扁形,有盖,盖与身有能转动的钮相连。长流上则无盖;一种作漏斗形。计二件,其中一件出土时已残。高0.52,口径3.8厘米。漏下口偏斜而扁,可单独使用或者连贯使用。这套银制器具,很可能是当时为假死病人灌药之用。


【铜药匙】

一件通长19厘米。匙身扁平,头作瓢形,柄微屈如长舌状。形制与传统的药匙相似,当为挑取药末之用。

7.png

【金缕玉衣】

刘胜和妻子窦绾均以“金缕玉衣”下葬。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由于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玉衣用玉片制成,玉片间以金丝编缀。

8.png

根据《后汉书 礼仪志》记载,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刘胜是诸侯王,如按《后汉书》所载,只能使用“银缕玉衣”,而实际出土的却是“金缕玉衣”。古代统治者用玉衣作为葬服,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直到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说这纯属“愚俗所为也”。从此,这一葬服制度才消除了

【长信宫灯】

出土于刘胜的夫人窦绾墓。外形是个宫女跪坐执灯的形象,灯高48厘米,通体鎏金,作宫女跪坐执灯状,灯的各部分是分铸而成,可以随时拆卸,但是结合起来却天衣无缝,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它的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在圆形轨道内可以开合,所以就能根据需要调节光亮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宫女的体内中空,烛火的烟滓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使烟滓停滞在灯身中,用以保持室内的清洁。其科学性令人叹为观止。难怪后来当这件文物在美国展出时,前国务卿基辛格连声惊叹: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有环保意识,中国了不起。

9.png

祝好朋友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

河北满城刘胜墓的医药用具

中医药文化.png


天医星河靖王墓,

中国之最贤若渴。

金缕玉衣满城汉,

万方惠济万民泽。

【河北满城刘胜墓的医药用具】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1.png

【发掘】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保定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的陵山上,1968年,解放军某部在此施工时偶然发现,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著名考古专家郭沫若先生莅临指导发掘工作。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整个墓道先用石块填满,后在墓道外口砌两道土坯墙,其间浇灌铁水加以严封。

2.png

中国之最



4 枚金针、5 枚银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组成了迄今发掘出土的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汉时期医疗器具;计时器铜漏壶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个古代天文学器物;一个由石磨和大型铜漏斗组成的铜、石复合磨,是我国至今所见体积最大、时代最早、设计科学、构思奇妙的铜石复合粮食加工工具;500多件兵器中,有我国最早采用刃部淬火新工艺的铁剑,而刘胜的铁铠甲,也是迄今考古发掘中所见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汉铁甲;一件玻璃盘和两件玻璃耳杯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国产玻璃容器。

3.png

【九针】

金银针长6.5~7厘米、直径0.12~0.18厘米,此针细长,柄方形,柄上端有小孔,针身圆形,针尖呈尖锐形。此墓共出土4枚金医针、5枚银医针,其中金医针可分为3种:三棱形的为锋针,用作放血;尖锐的为毫针,用作针灸;圆钝的为鍉针,用作点刺,是用作针灸的毫针。与《黄帝内经·灵枢》中关于“九针”的记载约略相合。此金银针比现在一般常见的医针粗一些,这是因为随着针刺医术的不断提高,医针的发展越来越细长,以便加深进针的深度。但是,某些病是要用较大的针来治疗的。

4.png

【“医工盆”】


此青铜盆敞口、沿外折,浅折腹,假圈足。口部和底部各有一处修补,系用铜钉铆合。其外壁距口沿3厘米以下铜色较黑,可能是隔水蒸药用所致。铜盆上的三处“医工”刻铭表明,它是当时医工专用的制剂器具。就传统说来制作食品的器具不能制药,以免药物因油腻腥搜而变质。与《治百病方》提到的药物要用青铜器冶合的要求相符,也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而自铭为医用的器具,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5.png

【银灌药器】


一套二种:一种为带长流的小壶。高2.7、宽0.64、长12.6厘米。壶身作扁形,有盖,盖与身有能转动的钮相连。长流上则无盖;一种作漏斗形。计二件,其中一件出土时已残。高0.52,口径3.8厘米。漏下口偏斜而扁,可单独使用或者连贯使用。这套银制器具,很可能是当时为假死病人灌药之用。


【铜药匙】

一件通长19厘米。匙身扁平,头作瓢形,柄微屈如长舌状。形制与传统的药匙相似,当为挑取药末之用。

7.png

【金缕玉衣】

刘胜和妻子窦绾均以“金缕玉衣”下葬。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由于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玉衣用玉片制成,玉片间以金丝编缀。

8.png

根据《后汉书 礼仪志》记载,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刘胜是诸侯王,如按《后汉书》所载,只能使用“银缕玉衣”,而实际出土的却是“金缕玉衣”。古代统治者用玉衣作为葬服,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直到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说这纯属“愚俗所为也”。从此,这一葬服制度才消除了

【长信宫灯】

出土于刘胜的夫人窦绾墓。外形是个宫女跪坐执灯的形象,灯高48厘米,通体鎏金,作宫女跪坐执灯状,灯的各部分是分铸而成,可以随时拆卸,但是结合起来却天衣无缝,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它的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在圆形轨道内可以开合,所以就能根据需要调节光亮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宫女的体内中空,烛火的烟滓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使烟滓停滞在灯身中,用以保持室内的清洁。其科学性令人叹为观止。难怪后来当这件文物在美国展出时,前国务卿基辛格连声惊叹: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有环保意识,中国了不起。

9.png

祝好朋友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