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
2015-07-14

〖中医药文化〗

罐小乾坤大,

吞火寒邪纳。

隔肤舒腠理,

病去气色佳。

1.png

『简介』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行部(穴)位,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

2.png

『发展』

    拔罐疗法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并且可治疗多种疾病。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因为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在晋代医家葛洪所着《肘后备急方》中有以牛角制成罐来拔脓治疗外科疮疡脓肿的记载。

3.png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至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其次拔罐方法,有较大进步,“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同时,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

4.png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拔罐疗法的种类、方法也不断创新,它也从民间转入医院,适应范围从吸拔脓血发展为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的数百种疾病。

5.png

『功效』

    1.平衡阴阳。拔罐疗法通过吸拔身体某一特定部位或穴位,能够改善和调整内脏的生理功能,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状态。

    2.扶正祛邪。拔罐疗法能激发经络之气,振奋衰弱的脏腑机能,提高集体的抗病能力,同时,通过吸拔作用,能排吸出风、寒、湿邪及瘀血,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3.疏经通络。拔罐能激发和调整经气,疏通经络,并通过经络系统而影响其所络属的脏腑、组织的功能,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达到“通则不痛”的疗效。

6.png

『拔罐简易疗法』

    落枕:这类患者一般是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对这种情况可先在疼痛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采用走罐的方法,直至皮肤红晕;之后再在风门、风池、大椎穴等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上述穴位10分钟,每日1次,直至症状缓解为止。

7.png

    腹泻:患者取仰卧位,用口径150px的中型火罐于肚脐窝处(相当于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两侧天枢穴的部位)拔一罐,一般隔一天或隔四天一次,往往1~ 3 次即可减轻或者痊愈。适用于大便溏薄、次数多,或为清冷之灰白色稀便,或为完谷不化之稀便。

8.png

    哮喘:防治哮喘病特定的穴位主要是大椎。大椎是人体阳气汇注之处,通过刺激大椎可以激发阳气,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哮喘患者拔罐每周1~2次,坚持6~12个月,或于下一个发作季节前一个月开始预防治疗。即使在发作期,也可用拔罐配合药物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9.png

『拔罐大师』

    李耀,祖籍驻马店市,回族,台湾退伍军官。40岁时,他因患“心脏扩大症”被医院宣告病危。后经中医调理,他竟神奇般痊愈。在河南上学期间,他发现大陆的火罐疗法仍是传统手法,没有改进创新,保健尚可,治病效果不理想。于是,他开始研发电动拔罐机,从此走上了坎坷发明之路。为找到最好的配件,他遍访中国、美国和韩国。为达到性能最好,他改进方案300多次。在投入100多万元、度过9个春夏秋冬后,2009年年底,电动拔罐机技术宣告成熟,并获得由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2011年 8月1日,拔罐大师李耀在原籍驻马店市因病去世,享年82岁。

10.png

『拔罐小案例』

    北京的杨女士,58岁。头痛、头晕3年,同时伴有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腰膝酸软等症状。平时情绪急躁易怒,经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经常服用降压药及镇静药,但效果不明显,查血压180/85mmHg。加用拔罐疗法,穴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点刺太冲后采取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l0次为疗程。治疗l疗程后,头痛基本消失,夜眠好,头晕未发作,查血压135/75mmHg,继续治疗2疗程以巩固疗效,症状完全消失,并且在之后的2年中,不在复发。

11.png

    祝好朋友千秋事业原非易,万代根基由来深!



拔罐疗法

〖中医药文化〗

罐小乾坤大,

吞火寒邪纳。

隔肤舒腠理,

病去气色佳。

1.png

『简介』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行部(穴)位,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

2.png

『发展』

    拔罐疗法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并且可治疗多种疾病。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因为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在晋代医家葛洪所着《肘后备急方》中有以牛角制成罐来拔脓治疗外科疮疡脓肿的记载。

3.png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至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其次拔罐方法,有较大进步,“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同时,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

4.png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拔罐疗法的种类、方法也不断创新,它也从民间转入医院,适应范围从吸拔脓血发展为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的数百种疾病。

5.png

『功效』

    1.平衡阴阳。拔罐疗法通过吸拔身体某一特定部位或穴位,能够改善和调整内脏的生理功能,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状态。

    2.扶正祛邪。拔罐疗法能激发经络之气,振奋衰弱的脏腑机能,提高集体的抗病能力,同时,通过吸拔作用,能排吸出风、寒、湿邪及瘀血,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3.疏经通络。拔罐能激发和调整经气,疏通经络,并通过经络系统而影响其所络属的脏腑、组织的功能,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达到“通则不痛”的疗效。

6.png

『拔罐简易疗法』

    落枕:这类患者一般是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对这种情况可先在疼痛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采用走罐的方法,直至皮肤红晕;之后再在风门、风池、大椎穴等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上述穴位10分钟,每日1次,直至症状缓解为止。

7.png

    腹泻:患者取仰卧位,用口径150px的中型火罐于肚脐窝处(相当于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两侧天枢穴的部位)拔一罐,一般隔一天或隔四天一次,往往1~ 3 次即可减轻或者痊愈。适用于大便溏薄、次数多,或为清冷之灰白色稀便,或为完谷不化之稀便。

8.png

    哮喘:防治哮喘病特定的穴位主要是大椎。大椎是人体阳气汇注之处,通过刺激大椎可以激发阳气,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哮喘患者拔罐每周1~2次,坚持6~12个月,或于下一个发作季节前一个月开始预防治疗。即使在发作期,也可用拔罐配合药物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9.png

『拔罐大师』

    李耀,祖籍驻马店市,回族,台湾退伍军官。40岁时,他因患“心脏扩大症”被医院宣告病危。后经中医调理,他竟神奇般痊愈。在河南上学期间,他发现大陆的火罐疗法仍是传统手法,没有改进创新,保健尚可,治病效果不理想。于是,他开始研发电动拔罐机,从此走上了坎坷发明之路。为找到最好的配件,他遍访中国、美国和韩国。为达到性能最好,他改进方案300多次。在投入100多万元、度过9个春夏秋冬后,2009年年底,电动拔罐机技术宣告成熟,并获得由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2011年 8月1日,拔罐大师李耀在原籍驻马店市因病去世,享年82岁。

10.png

『拔罐小案例』

    北京的杨女士,58岁。头痛、头晕3年,同时伴有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腰膝酸软等症状。平时情绪急躁易怒,经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经常服用降压药及镇静药,但效果不明显,查血压180/85mmHg。加用拔罐疗法,穴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点刺太冲后采取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l0次为疗程。治疗l疗程后,头痛基本消失,夜眠好,头晕未发作,查血压135/75mmHg,继续治疗2疗程以巩固疗效,症状完全消失,并且在之后的2年中,不在复发。

11.png

    祝好朋友千秋事业原非易,万代根基由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