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药(十一)
2015-07-14

〖中医药文化〗

千年中医一脉连,

杏林文明今朝灿;

华夏子弟当励志,

传承国粹美名扬。

1.png

〖名医名著〗

    裘沛然,原名维龙,男,汉族,浙江宁波慈溪人,中国国医大师。裘沛然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诸领域颇多见解,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亦颇具心得,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

2.png

    颜德馨,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疑难病证的研究,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诊治疑难病证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根据疑难病证的缠绵难愈、证候复杂等特点,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论,并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是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治则,创立“衡法”观点,为诊治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尤其是运用于心脑血管病领域,颇有成效,并于2001年在上海市卫生局领导下组建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目前中心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3.png

    张镜人,1923年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家学渊源,不仅擅治发热性疾病,而且对内科杂病及疑难疾患,如眩晕症、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尿毒症、皮肌炎、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口腔粘膜病的多发性口腔、扁平苔癣、白斑等,均有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特别是对临床常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2009614日,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前夕,张老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86岁。

4.png

    张灿玾,男,汉族,山东荣成人,1928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

5.png

『治学思想』

◆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础;

◆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念的关键;

◆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

◆医文并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

◆坚持继承发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齐鲁之邦,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浸润着山东的每一寸土壤。

6.png

    张琪,原名张锺麟,男,汉族,19221114日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他钻研肾病40多年,临床科研硕果累累,是当之无愧的肾病权威,他对复杂肾病及各类疑难重症辨证精准,生死边缘救人无数。他性情温和,但为中医之兴衰,曾多次致信总理,医之大者天下为公。

7.png

    班秀文(1920-2014),1940年毕业于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本科),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家学术思想颇有研究。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辩证审慎,用药精专。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崇尚肝肾之说,喜用花类之品。

8.png

『医学著作』

    班秀文著述、主编的论著多部,专著有《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病论治》、《壮乡医话》;曾主编《中医药基础理论》、《妇科讲义》、《中医妇科发展史》;在国内外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六经辩证在妇科的应用》一文以其师古而不泥于古,融会贯通治百病的丰富经验受到国内外中医学者的重视,并被日本东洋出版社摘要出版。

9.png

    周仲瑛,19286月出生,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基础,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中找出病证的病理特点、诊治规律,进行辨证立法,制方选药,作为课题研究设计的基础。提出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还是中医科研必须重视的思路和方法。

10.png

    李玉奇,1917年生于辽北银州城。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六十余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诸多学科领域都有较深的涉猎。他功擅内、妇、儿科三科,尤精胃疾。经过多年探索,在国内首先提出“以痈论治”的学术论点,打破历代医家多以“胃脘痛”、“胃痞”辨证施治的模式,并对本病发生发展的病因学分类和病势演变分期提出新的见解,总结出一整套新的辨证施治体系,取得了临床总有效率93.14%的突破性成果。

11.png

〖医学著作〗

   李玉奇著述、主编的论著多部,专著有《中医验方》、《冠心病临床刍议》、《荨麻疹治则探究》、《小品话温病》、《望诊的宏观作用》、《脑中风论治》、《胃脘痛的临床研究》、《黄疸病从证锁谈》、《肾炎临床辩证施治一求》等,倍受读者珍爱。

12.png

    祝好朋友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近代中医药(十一)

〖中医药文化〗

千年中医一脉连,

杏林文明今朝灿;

华夏子弟当励志,

传承国粹美名扬。

1.png

〖名医名著〗

    裘沛然,原名维龙,男,汉族,浙江宁波慈溪人,中国国医大师。裘沛然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诸领域颇多见解,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亦颇具心得,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

2.png

    颜德馨,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疑难病证的研究,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诊治疑难病证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根据疑难病证的缠绵难愈、证候复杂等特点,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论,并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是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治则,创立“衡法”观点,为诊治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尤其是运用于心脑血管病领域,颇有成效,并于2001年在上海市卫生局领导下组建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目前中心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3.png

    张镜人,1923年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家学渊源,不仅擅治发热性疾病,而且对内科杂病及疑难疾患,如眩晕症、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尿毒症、皮肌炎、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口腔粘膜病的多发性口腔、扁平苔癣、白斑等,均有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特别是对临床常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2009614日,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前夕,张老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86岁。

4.png

    张灿玾,男,汉族,山东荣成人,1928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

5.png

『治学思想』

◆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础;

◆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念的关键;

◆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

◆医文并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

◆坚持继承发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齐鲁之邦,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浸润着山东的每一寸土壤。

6.png

    张琪,原名张锺麟,男,汉族,19221114日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他钻研肾病40多年,临床科研硕果累累,是当之无愧的肾病权威,他对复杂肾病及各类疑难重症辨证精准,生死边缘救人无数。他性情温和,但为中医之兴衰,曾多次致信总理,医之大者天下为公。

7.png

    班秀文(1920-2014),1940年毕业于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本科),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家学术思想颇有研究。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辩证审慎,用药精专。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崇尚肝肾之说,喜用花类之品。

8.png

『医学著作』

    班秀文著述、主编的论著多部,专著有《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病论治》、《壮乡医话》;曾主编《中医药基础理论》、《妇科讲义》、《中医妇科发展史》;在国内外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六经辩证在妇科的应用》一文以其师古而不泥于古,融会贯通治百病的丰富经验受到国内外中医学者的重视,并被日本东洋出版社摘要出版。

9.png

    周仲瑛,19286月出生,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基础,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中找出病证的病理特点、诊治规律,进行辨证立法,制方选药,作为课题研究设计的基础。提出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还是中医科研必须重视的思路和方法。

10.png

    李玉奇,1917年生于辽北银州城。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六十余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诸多学科领域都有较深的涉猎。他功擅内、妇、儿科三科,尤精胃疾。经过多年探索,在国内首先提出“以痈论治”的学术论点,打破历代医家多以“胃脘痛”、“胃痞”辨证施治的模式,并对本病发生发展的病因学分类和病势演变分期提出新的见解,总结出一整套新的辨证施治体系,取得了临床总有效率93.14%的突破性成果。

11.png

〖医学著作〗

   李玉奇著述、主编的论著多部,专著有《中医验方》、《冠心病临床刍议》、《荨麻疹治则探究》、《小品话温病》、《望诊的宏观作用》、《脑中风论治》、《胃脘痛的临床研究》、《黄疸病从证锁谈》、《肾炎临床辩证施治一求》等,倍受读者珍爱。

12.png

    祝好朋友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