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时期医学(一)
2015-07-07

〖中医药文化〗

辽夏金元时局乱,征伐无休民难安。

江山不幸杏林盛,名医辈出宏著繁。

河间学派重寒凉,张氏元素著医源。

李杲终得集大成,补土盛名万代传。

1.png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一)

〖辽夏金元时期〗

    辽、夏、金、元是我国历史上以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权,公元1013世纪间,在元朝建立以前,辽、夏、金与两宋之间,互相对峙和战争。不但在政治制度上逐渐接受了汉族统治经验,在医学方面,或直接引用汉族医学,或在自己民族固有医学的基础上,借鉴、融汇汉族医学有所创新,成为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

2.png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注。共10卷,22篇,篇次及各篇内容与宋本《伤寒论》基本相同,但有部分文字作了增删,如卷首增运气图,各卷末增释音”1项;删去重出方剂,同名方剂只于一处保留,删去宋本中与正文重复的子目性条文以及卷八、九、十不可中的重出条文,删除正文中的25个加减方,重集于第10卷之末,等等。

3.png

    成无己,聊摄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出身于世医家庭。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刊行,使仲景《伤寒论》原文变得通俗易懂,对《伤寒论》的广泛流传和后世伤寒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png

    《素问玄机原病式》,刘完素撰,一卷,刊于1186年。该书十分重视运用五运六气,盛衰胜复等理论,分析阐发人体发病特点及其规律。在病机认识上,作者归纳出《内经》病机十九条,所列病证病性的特点,得出火热病机为多的结论,并创造性地提出治疗火热病应辛凉解表、泻热养阴等原则,一改以往用辛温法治疗外感热病的百年旧习。这一思想成为后世寒凉派的主要理论基础,并对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5.png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比河间人。他自幼聪慧,耽嗜医书,因母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其为医,独好《素问》,朝夕研读,手不释卷,终得要旨,并根据其原理,结合北方环境气修特点,及民众饮食醇厚、体质强悍的特性,围绕《内经》病机十九条,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名盛于大定、明昌年间。金彦宗曾三次征聘,坚辞不就,章亲爱其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

6.png

『河间学派』

    中医学派之一,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河间学派为攻邪学派和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又是温病学派产生的先导,是中医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河间学派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师承授受关系,自刘完素创火热论之后,承袭其术者不乏其人。据史料记载,亲炙其学者,有穆大黄、穆子昭、董系、马宗素、荆山浮屠等。

7.png

    《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该书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导攻下三法治疗诸病。书中以六邪归纳诸病之因,以三法治之,名之为六门三法,此即为该书创立的攻邪论的主要思想。

8.png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幼好读书,酷爱作诗,性格豪放,不拘细节,家世业医,居陈州宛丘。后住浑源,从刘从益门下习医,深受当时盛行刘完素学说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以高操的医术闻名于世。兴定中,被征召入太医院任职,后因与时医医风不合,不久即辞职,回到家乡宛丘行医。曾有张伯全等人从其学医。当时已具盛名的文人麻知几(九畴)与他有深交。他常与麻氏和常仲明(用晦)等讨论医学疑难问题,后又由他们协助,于1228年撰成《儒门事亲》一书。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后十二卷则由麻氏、常氏润色整理而成,该书集中反映了他学术思想的特色。

9.png

『攻邪论和攻下派』

    张从正学术思想形成之时,正值刘完素寒凉理论兴起。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基本思想,力矫世医好用温补之时弊,宗《内经》、《难经》之旨,及仲景汗、吐、下三法,创立了以攻邪论为中心的理论学说。张从正创新理论诞生以后,时后来金元医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学后又下传麻知几、常仲明、张伯全等人,继续得列流传和发展,形成金元医学一大学术流派攻下派。传张从正还曾撰有《张氏经验方》、《伤寒心镜》等书,惜均未存世。

10.png

    《医家启源》,张元素撰,三卷,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书中重视脏腑辨证施治的思想,对后人产生较大影响。在药物理论上,创立和倡导药物归经,引经报使说。在药物、方剂理论上的发挥,使临证辨证用药选方理法具备,分类详晰,又更有针对性,成为系统、实用的药物学理论,为后世医家广泛采用。该书较集中地反映了张元素脏腑学说、药物理论及临床用方等学术思想。

11.png

     张元素,字洁古,金比易水人,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12.png

『折服刘完素』

    张元素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初医术不精,经深入研究《内经》等医学经典,医术大进,一次当时名医刘完素患伤寒多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自治不效,张元素前往诊候,刘氏对他十分冷淡,元素言之于医理,用药一剂而愈,使刘完素大服其能,元素由此显名

13.png

    《内外伤辨惑论》,李杲撰,三卷。全书围绕饮食劳倦所伤而致脾胃病的诊察及治疗用药等理论作了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突出了脾胃盛衰在内伤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在内伤诸疾的治疗中加以充分体现,如特制补中益气汤等方,重用黄芪,配以升麻诸品,以补土生金,升清降浊。该书所反映的理论思想,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反映李杲学术思想及其发展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14.png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朝真定人。他自幼好读医书,20多岁时因其母王氏患病死于庸医之手,遂立志学医。当时易水洁古老人张元素,医名很大,他听说后即师从之,仅数年尽得其术而归,开始行医。不久即以高超医术闻名于世,尤善治伤寒、痈疽,眼病等疾。后因避战乱,到汴梁,目睹城内疫病流行惨状,感触极深。从中原北返后,寄居鲁北东平、聊城一带,以医为业达六年,1244年回归故里,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吾述立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他的理论学说庭生后,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后世师从、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续至今的学术流派补土派,李杲也因此被尊为该学派的始组。

15.png

『补土派』

    李杲以洁古扶养胃气思想为主旨,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体会,围绕内伤脾胃诸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理论,作了系统阐发,他联系《内经》人以谷气为本,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膊胃伤则元气衰,疾病生,治疗上他主张:外感热病用刘完素寒凉之法,内伤热证则取曾温除热,扶正祛邪,即升举清阳,温补脾胃,潜降阴火,并创制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一系列名方,治疗脾胃内伤诸疾。后世师从、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续至今的学术流派补土派,李杲也因此被尊为该学派的始祖。

16.png

    辽夏金元时期医家相继兴起,他们从实践中对医学理论作出新的探讨,阐发了各自不同认识,创立成各具特色的理论学说,形成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和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下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他们在医学理论和医术方面,勇于创新,各成一家,风之所被,延续至明清两代,开拓了中医学发展的新局面。

    祝好朋友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一)

〖中医药文化〗

辽夏金元时局乱,征伐无休民难安。

江山不幸杏林盛,名医辈出宏著繁。

河间学派重寒凉,张氏元素著医源。

李杲终得集大成,补土盛名万代传。

1.png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一)

〖辽夏金元时期〗

    辽、夏、金、元是我国历史上以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权,公元1013世纪间,在元朝建立以前,辽、夏、金与两宋之间,互相对峙和战争。不但在政治制度上逐渐接受了汉族统治经验,在医学方面,或直接引用汉族医学,或在自己民族固有医学的基础上,借鉴、融汇汉族医学有所创新,成为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

2.png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注。共10卷,22篇,篇次及各篇内容与宋本《伤寒论》基本相同,但有部分文字作了增删,如卷首增运气图,各卷末增释音”1项;删去重出方剂,同名方剂只于一处保留,删去宋本中与正文重复的子目性条文以及卷八、九、十不可中的重出条文,删除正文中的25个加减方,重集于第10卷之末,等等。

3.png

    成无己,聊摄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出身于世医家庭。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刊行,使仲景《伤寒论》原文变得通俗易懂,对《伤寒论》的广泛流传和后世伤寒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png

    《素问玄机原病式》,刘完素撰,一卷,刊于1186年。该书十分重视运用五运六气,盛衰胜复等理论,分析阐发人体发病特点及其规律。在病机认识上,作者归纳出《内经》病机十九条,所列病证病性的特点,得出火热病机为多的结论,并创造性地提出治疗火热病应辛凉解表、泻热养阴等原则,一改以往用辛温法治疗外感热病的百年旧习。这一思想成为后世寒凉派的主要理论基础,并对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5.png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比河间人。他自幼聪慧,耽嗜医书,因母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其为医,独好《素问》,朝夕研读,手不释卷,终得要旨,并根据其原理,结合北方环境气修特点,及民众饮食醇厚、体质强悍的特性,围绕《内经》病机十九条,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名盛于大定、明昌年间。金彦宗曾三次征聘,坚辞不就,章亲爱其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

6.png

『河间学派』

    中医学派之一,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河间学派为攻邪学派和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又是温病学派产生的先导,是中医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河间学派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师承授受关系,自刘完素创火热论之后,承袭其术者不乏其人。据史料记载,亲炙其学者,有穆大黄、穆子昭、董系、马宗素、荆山浮屠等。

7.png

    《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该书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导攻下三法治疗诸病。书中以六邪归纳诸病之因,以三法治之,名之为六门三法,此即为该书创立的攻邪论的主要思想。

8.png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幼好读书,酷爱作诗,性格豪放,不拘细节,家世业医,居陈州宛丘。后住浑源,从刘从益门下习医,深受当时盛行刘完素学说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以高操的医术闻名于世。兴定中,被征召入太医院任职,后因与时医医风不合,不久即辞职,回到家乡宛丘行医。曾有张伯全等人从其学医。当时已具盛名的文人麻知几(九畴)与他有深交。他常与麻氏和常仲明(用晦)等讨论医学疑难问题,后又由他们协助,于1228年撰成《儒门事亲》一书。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后十二卷则由麻氏、常氏润色整理而成,该书集中反映了他学术思想的特色。

9.png

『攻邪论和攻下派』

    张从正学术思想形成之时,正值刘完素寒凉理论兴起。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基本思想,力矫世医好用温补之时弊,宗《内经》、《难经》之旨,及仲景汗、吐、下三法,创立了以攻邪论为中心的理论学说。张从正创新理论诞生以后,时后来金元医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学后又下传麻知几、常仲明、张伯全等人,继续得列流传和发展,形成金元医学一大学术流派攻下派。传张从正还曾撰有《张氏经验方》、《伤寒心镜》等书,惜均未存世。

10.png

    《医家启源》,张元素撰,三卷,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书中重视脏腑辨证施治的思想,对后人产生较大影响。在药物理论上,创立和倡导药物归经,引经报使说。在药物、方剂理论上的发挥,使临证辨证用药选方理法具备,分类详晰,又更有针对性,成为系统、实用的药物学理论,为后世医家广泛采用。该书较集中地反映了张元素脏腑学说、药物理论及临床用方等学术思想。

11.png

     张元素,字洁古,金比易水人,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12.png

『折服刘完素』

    张元素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初医术不精,经深入研究《内经》等医学经典,医术大进,一次当时名医刘完素患伤寒多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自治不效,张元素前往诊候,刘氏对他十分冷淡,元素言之于医理,用药一剂而愈,使刘完素大服其能,元素由此显名

13.png

    《内外伤辨惑论》,李杲撰,三卷。全书围绕饮食劳倦所伤而致脾胃病的诊察及治疗用药等理论作了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突出了脾胃盛衰在内伤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在内伤诸疾的治疗中加以充分体现,如特制补中益气汤等方,重用黄芪,配以升麻诸品,以补土生金,升清降浊。该书所反映的理论思想,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反映李杲学术思想及其发展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14.png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朝真定人。他自幼好读医书,20多岁时因其母王氏患病死于庸医之手,遂立志学医。当时易水洁古老人张元素,医名很大,他听说后即师从之,仅数年尽得其术而归,开始行医。不久即以高超医术闻名于世,尤善治伤寒、痈疽,眼病等疾。后因避战乱,到汴梁,目睹城内疫病流行惨状,感触极深。从中原北返后,寄居鲁北东平、聊城一带,以医为业达六年,1244年回归故里,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吾述立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他的理论学说庭生后,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后世师从、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续至今的学术流派补土派,李杲也因此被尊为该学派的始组。

15.png

『补土派』

    李杲以洁古扶养胃气思想为主旨,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体会,围绕内伤脾胃诸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理论,作了系统阐发,他联系《内经》人以谷气为本,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膊胃伤则元气衰,疾病生,治疗上他主张:外感热病用刘完素寒凉之法,内伤热证则取曾温除热,扶正祛邪,即升举清阳,温补脾胃,潜降阴火,并创制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一系列名方,治疗脾胃内伤诸疾。后世师从、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续至今的学术流派补土派,李杲也因此被尊为该学派的始祖。

16.png

    辽夏金元时期医家相继兴起,他们从实践中对医学理论作出新的探讨,阐发了各自不同认识,创立成各具特色的理论学说,形成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和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下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他们在医学理论和医术方面,勇于创新,各成一家,风之所被,延续至明清两代,开拓了中医学发展的新局面。

    祝好朋友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