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二)
2015-07-07

〖中医药文化〗

两宋文明大发展,国粹中医威名显。

杏林翘楚争斗艳,名篇传世济普天。

1.png

两宋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二)

〖医药名著及作者〗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济总录》是宋徽宗时期仿《太平圣惠方》的产物,《圣济总录》200卷,疾病分为66门,每门再分若干病证,其所录方剂中,丸、散、膏、丹、酒剂等明显增加,充分反映了宋代医药水平。

2.png

    《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撰,成于绍兴二年,全书10卷,分为23门。书中包括肝、胆、心、小肠、脾、胃、肺、肾等内脏常见病。该书为许氏汇集生平有效之方、医案和理论心得之作,取名“本事”,意其所记皆为亲身体验的事实。

3.png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南宋医学家。曾为翰林学士,成年后发愤钻研医学,活人甚众。所著《普济本事方》是其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采方简要,理论清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著书存世较少。此外,尚有《活法》、《辨证》、《翼伤寒论》等书,因久已失传,无从稽考。

4.png

『许叔微与蔡京』

    1112年春,许叔微到京城参加殿试,当时宰相蔡京患病,请了多位医生都未治好,蔡京听说许叔微医术高超,就请他诊治,许叔微察色按脉,问病施药,只开了一副,服后第二天即痊愈,蔡京大喜,要给许叔微加官,许叔微彼时已经殿试落第,他却甘愿冒犯权贵蔡京,断然予以谢绝,悄然离京。当时的世人,都认为许叔微的品行很高洁,慕名敬仰、拜访他的络绎不绝。

5.png

    《鸡峰普济方》宋代医著,今传本不注撰人及初刊年代,只记“冯翊贾兼重校定”。《鸡峰普济方》30卷,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共载方3000余首,每列一方,均详述所治病证、药物组成、修制及用法,有方有论,内容翔实。除方药外,书中还载有某些病证的导引、针灸疗法,言简意赅,便于实用。该书言辞精炼,文风朴实,所载方剂,有许多用至今而仍有卓效,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医方著作。

6.png

    《幼幼新书》宋•刘昉撰,共40卷。主要记述常用药物的别名,所引书目及拾遗方,全书共分547门,每门先引《诸病源候论》等书论其病理病证,后列诸家方药详述治疗,曾参考宋以前160多家方书著作,取材广博,内容丰富,是一部总结宋以前经验的儿科全书。书中所引资料,基本都注明出处,不仅切于临床实用,且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书中保存了多种已佚唐宋儿科著作的部分佚文,对了解唐宋儿科发展文具有重要意义。

7.png

    刘昉,宋代名医,宣和六年进士。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故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

8.png

『戏林鉴成』

    刘昉做了龙图阁学士,但是每次回意溪看望母亲,都是独自骑着一匹马,夜间悄悄进家门。而知府林鉴成,每次出巡,总是八人大轿,前呼后拥,十分威风。

    有一回,刘龙图的母亲把林鉴成欺压潮州百姓,和坡潮州风水的事告诉儿子,要他出面教训这个府官,刘龙图说:“何须儿出面呢!”接着就叫母亲一个收拾林鉴成的办法。

    不久,林鉴成来东津,刘母就搬了一把交椅放在大路口,上面放着儿子的袍帽,地上放着靴子。林鉴成坐在轿里,老远就看见前面堂堂正正摆着一套朝廷一品官员的袍服,自知惹上麻烦了,只好惶惶恐恐地跪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这时正是暑天,烈日当空,晒得他浑身大汗,又不见有人叫他站起来,只好咬着牙跪下去,那细随从下属,见上司一动也不敢动,也只好跟着跪下去。

    恰巧这时有二只狗在追逐厮咬,把交椅和袍帽撞翻在地,林鉴成这才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夹着尾巴悄悄溜回城里。

9.png

    《苏沈良方》又名《苏沈内翰良方》原书15卷。是北宋末年佚名编者根据沈括的《良方》10卷与苏拭的《苏学士方》整理编撰而成的医学书籍。该书近似医学随笔的体裁,广泛论述医学各方面问题。

10.png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作者不详,刊行于1156年,该书总结了南宋以前儿科学发展的一些突出成就,不仅对于一些常见病如惊痫、诸痢、诸疳等证论述详细、汇方丰富,而且汇集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经验。

11.png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宋•陈言撰于淳熙元年,全书18卷,180门,载方1050余首。该书依据按因类证、因证列方、先论后方、方论结合编纂。同时书中包含不少专题医论,阐述生理、病理、病因、诊断、运气等内容。

12.png

    陈言(11211190),南宋名医,字无择,号鹤西道人。聪敏好学,善于方脉,治病立效,长于医理,善执简驭繁,创立“三因极一”学说。归纳病因为内、外、不内外三因,并根据此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从因辨证,详列主治,选集方剂,撰有《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13.png

『永嘉医派』

     陈言以《三因方》为教材授徒带教70余名,其弟子中的佼佼者有王硕、孙志宁、施发、卢祖常、王暐等,他们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石,《易简方》为学术中心形成了“永嘉医派”,陈言便是永嘉医派的创始人。

14.png

    《医说》为南宋·张杲所撰。该书初稿撰于淳熙十六年,初刊于嘉定十七年,共10卷,分49门。首卷述宋以前著名医京120余人,继述古代医书、本草、针灸之由来,以及史书记载之神医、神方、诊法之事迹,采取边述边议形式,广开见闻。其次,论述各类病证,包括伤寒、诸风、劳瘵、吐血、头风、眼疾、口齿喉舌耳、骨哽、喘嗽等内外妇儿各类疾病治疗验案,富实际临床参考意义,其它尚包括论中毒、解毒、奇疾、食忌、服饵、药忌、养生、金石药戒等论述,保存了许多当时的文人或医家的见解,同时在医德方面,本书有较多论述。

15.png

    张杲,字季明,新安人,南宋医家。出生于名医世家,他一面从事临床诊治工作,同时从事医学史料和禁方秘方的搜集整理。张杲的志愿是:从南宋以前名类文史著作和其它杂著中钩稽医学典故及传说,加以整理成书。1189年,完成初稿,后又经过36年增补修订,于1224年定稿,取名为《医说》。

16.png

    《集验背疽方》宋•李迅撰于庆元二年。该书篇幅短小,内容精炼,以论为纲,以方为目,方论结合,简要论述了痈疽的发病之原、内外证鉴别、用药原则、预后、戒忌,以及自初起至收口各个阶段的主要治法和方药,书中所收20余方,皆简便易得,且疗效显著,对居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或家贫无力购药者尤为有益。

17.png

    李迅南宋医家,字嗣立,泉州人,尝官至大理评事,以医知名,于外证尤有心得,常出奇制胜,人皆称之。撰著《集验背疽方》一书传于世,对后世影响较大。

18.png

    《历代名医蒙求》南宋周守忠撰。该书自上古迄于宋,将历代文史和医籍中所载名医事迹,医锦典故,加以汇集,用韵语形式,上下各以四字为联,每联下加注材料出处。对于了解我国医学历史之发展,颇资参考。如该书首联为“神农百草,虑羲九针”,前者以《史记》记载炎帝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为依据;后者则以《帝王世纪》记述之虑羲氏“制九针,以拯夭枉”为资料来源,使人读韵语便于记诵,读注文又颇便了解名医事迹,故名《历代名医蒙求》。

19.png

    周守忠,号梥庵,南宋钱塘人。博览群书,集前代医家医事,编为韵语二百句,载人物二百零二人,撰成《历代名医蒙求》两卷,为古代医史重要资料。另撰有《类纂诸家养生至宝》二十二卷、《养生月览》两卷。

20.png

    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祝好朋友胸中云梦波澜阔,眼底沧浪宇宙宽!


两宋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二)

〖中医药文化〗

两宋文明大发展,国粹中医威名显。

杏林翘楚争斗艳,名篇传世济普天。

1.png

两宋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二)

〖医药名著及作者〗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济总录》是宋徽宗时期仿《太平圣惠方》的产物,《圣济总录》200卷,疾病分为66门,每门再分若干病证,其所录方剂中,丸、散、膏、丹、酒剂等明显增加,充分反映了宋代医药水平。

2.png

    《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撰,成于绍兴二年,全书10卷,分为23门。书中包括肝、胆、心、小肠、脾、胃、肺、肾等内脏常见病。该书为许氏汇集生平有效之方、医案和理论心得之作,取名“本事”,意其所记皆为亲身体验的事实。

3.png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南宋医学家。曾为翰林学士,成年后发愤钻研医学,活人甚众。所著《普济本事方》是其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采方简要,理论清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著书存世较少。此外,尚有《活法》、《辨证》、《翼伤寒论》等书,因久已失传,无从稽考。

4.png

『许叔微与蔡京』

    1112年春,许叔微到京城参加殿试,当时宰相蔡京患病,请了多位医生都未治好,蔡京听说许叔微医术高超,就请他诊治,许叔微察色按脉,问病施药,只开了一副,服后第二天即痊愈,蔡京大喜,要给许叔微加官,许叔微彼时已经殿试落第,他却甘愿冒犯权贵蔡京,断然予以谢绝,悄然离京。当时的世人,都认为许叔微的品行很高洁,慕名敬仰、拜访他的络绎不绝。

5.png

    《鸡峰普济方》宋代医著,今传本不注撰人及初刊年代,只记“冯翊贾兼重校定”。《鸡峰普济方》30卷,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共载方3000余首,每列一方,均详述所治病证、药物组成、修制及用法,有方有论,内容翔实。除方药外,书中还载有某些病证的导引、针灸疗法,言简意赅,便于实用。该书言辞精炼,文风朴实,所载方剂,有许多用至今而仍有卓效,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医方著作。

6.png

    《幼幼新书》宋•刘昉撰,共40卷。主要记述常用药物的别名,所引书目及拾遗方,全书共分547门,每门先引《诸病源候论》等书论其病理病证,后列诸家方药详述治疗,曾参考宋以前160多家方书著作,取材广博,内容丰富,是一部总结宋以前经验的儿科全书。书中所引资料,基本都注明出处,不仅切于临床实用,且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书中保存了多种已佚唐宋儿科著作的部分佚文,对了解唐宋儿科发展文具有重要意义。

7.png

    刘昉,宋代名医,宣和六年进士。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故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

8.png

『戏林鉴成』

    刘昉做了龙图阁学士,但是每次回意溪看望母亲,都是独自骑着一匹马,夜间悄悄进家门。而知府林鉴成,每次出巡,总是八人大轿,前呼后拥,十分威风。

    有一回,刘龙图的母亲把林鉴成欺压潮州百姓,和坡潮州风水的事告诉儿子,要他出面教训这个府官,刘龙图说:“何须儿出面呢!”接着就叫母亲一个收拾林鉴成的办法。

    不久,林鉴成来东津,刘母就搬了一把交椅放在大路口,上面放着儿子的袍帽,地上放着靴子。林鉴成坐在轿里,老远就看见前面堂堂正正摆着一套朝廷一品官员的袍服,自知惹上麻烦了,只好惶惶恐恐地跪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这时正是暑天,烈日当空,晒得他浑身大汗,又不见有人叫他站起来,只好咬着牙跪下去,那细随从下属,见上司一动也不敢动,也只好跟着跪下去。

    恰巧这时有二只狗在追逐厮咬,把交椅和袍帽撞翻在地,林鉴成这才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夹着尾巴悄悄溜回城里。

9.png

    《苏沈良方》又名《苏沈内翰良方》原书15卷。是北宋末年佚名编者根据沈括的《良方》10卷与苏拭的《苏学士方》整理编撰而成的医学书籍。该书近似医学随笔的体裁,广泛论述医学各方面问题。

10.png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作者不详,刊行于1156年,该书总结了南宋以前儿科学发展的一些突出成就,不仅对于一些常见病如惊痫、诸痢、诸疳等证论述详细、汇方丰富,而且汇集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经验。

11.png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宋•陈言撰于淳熙元年,全书18卷,180门,载方1050余首。该书依据按因类证、因证列方、先论后方、方论结合编纂。同时书中包含不少专题医论,阐述生理、病理、病因、诊断、运气等内容。

12.png

    陈言(11211190),南宋名医,字无择,号鹤西道人。聪敏好学,善于方脉,治病立效,长于医理,善执简驭繁,创立“三因极一”学说。归纳病因为内、外、不内外三因,并根据此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从因辨证,详列主治,选集方剂,撰有《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13.png

『永嘉医派』

     陈言以《三因方》为教材授徒带教70余名,其弟子中的佼佼者有王硕、孙志宁、施发、卢祖常、王暐等,他们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石,《易简方》为学术中心形成了“永嘉医派”,陈言便是永嘉医派的创始人。

14.png

    《医说》为南宋·张杲所撰。该书初稿撰于淳熙十六年,初刊于嘉定十七年,共10卷,分49门。首卷述宋以前著名医京120余人,继述古代医书、本草、针灸之由来,以及史书记载之神医、神方、诊法之事迹,采取边述边议形式,广开见闻。其次,论述各类病证,包括伤寒、诸风、劳瘵、吐血、头风、眼疾、口齿喉舌耳、骨哽、喘嗽等内外妇儿各类疾病治疗验案,富实际临床参考意义,其它尚包括论中毒、解毒、奇疾、食忌、服饵、药忌、养生、金石药戒等论述,保存了许多当时的文人或医家的见解,同时在医德方面,本书有较多论述。

15.png

    张杲,字季明,新安人,南宋医家。出生于名医世家,他一面从事临床诊治工作,同时从事医学史料和禁方秘方的搜集整理。张杲的志愿是:从南宋以前名类文史著作和其它杂著中钩稽医学典故及传说,加以整理成书。1189年,完成初稿,后又经过36年增补修订,于1224年定稿,取名为《医说》。

16.png

    《集验背疽方》宋•李迅撰于庆元二年。该书篇幅短小,内容精炼,以论为纲,以方为目,方论结合,简要论述了痈疽的发病之原、内外证鉴别、用药原则、预后、戒忌,以及自初起至收口各个阶段的主要治法和方药,书中所收20余方,皆简便易得,且疗效显著,对居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或家贫无力购药者尤为有益。

17.png

    李迅南宋医家,字嗣立,泉州人,尝官至大理评事,以医知名,于外证尤有心得,常出奇制胜,人皆称之。撰著《集验背疽方》一书传于世,对后世影响较大。

18.png

    《历代名医蒙求》南宋周守忠撰。该书自上古迄于宋,将历代文史和医籍中所载名医事迹,医锦典故,加以汇集,用韵语形式,上下各以四字为联,每联下加注材料出处。对于了解我国医学历史之发展,颇资参考。如该书首联为“神农百草,虑羲九针”,前者以《史记》记载炎帝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为依据;后者则以《帝王世纪》记述之虑羲氏“制九针,以拯夭枉”为资料来源,使人读韵语便于记诵,读注文又颇便了解名医事迹,故名《历代名医蒙求》。

19.png

    周守忠,号梥庵,南宋钱塘人。博览群书,集前代医家医事,编为韵语二百句,载人物二百零二人,撰成《历代名医蒙求》两卷,为古代医史重要资料。另撰有《类纂诸家养生至宝》二十二卷、《养生月览》两卷。

20.png

    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祝好朋友胸中云梦波澜阔,眼底沧浪宇宙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