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名著及作者
2015-07-04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长期的战乱促使了医药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取得成绩。由于战乱,“文籍焚靡,千不遗一”,后人对这一时期本草学的了解还很不全面。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

1.jpg

〖名著及作者〗

    《针灸甲乙经》是一本针灸疗法的典范。由皇甫谧所撰,总结了以前各书有关针灸疗法的经验,是最早及最完整的针灸疗法参考文献。此书论述经穴,包括有关中医解剖、生理并深入描述经脉概念。另外也说明取穴部位及用针技巧,以及针灸的临床指标及应用后反应。

2.jpg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西晋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太医署在学习针灸学时就是以该书为教材的。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3.jpg

    《脉经》为魏晋间的名医王叔和所著,计10万多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4.jpg4.jpg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族,西晋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一说山东菏泽市山东巨野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5.jpg

    《肘后救卒方》或《肘后备急方》为葛洪所著,是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书中描述临床常见疾病的疗法,也包括预防策略,主张利用简、便、廉、验的疗法,一些方法沿用至今,如草麻黄及常山分别用于治疗哮喘及疟疾。据此书记载,当时对于一些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疟疾、天花、麻疹及霍乱等已有较清楚的认识。

6.jpg

     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7.jpg

祝好朋友春分带福家和美,欢欢喜喜乐开怀!


魏晋南北朝名著及作者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长期的战乱促使了医药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取得成绩。由于战乱,“文籍焚靡,千不遗一”,后人对这一时期本草学的了解还很不全面。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

1.jpg

〖名著及作者〗

    《针灸甲乙经》是一本针灸疗法的典范。由皇甫谧所撰,总结了以前各书有关针灸疗法的经验,是最早及最完整的针灸疗法参考文献。此书论述经穴,包括有关中医解剖、生理并深入描述经脉概念。另外也说明取穴部位及用针技巧,以及针灸的临床指标及应用后反应。

2.jpg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西晋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太医署在学习针灸学时就是以该书为教材的。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3.jpg

    《脉经》为魏晋间的名医王叔和所著,计10万多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4.jpg4.jpg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族,西晋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一说山东菏泽市山东巨野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5.jpg

    《肘后救卒方》或《肘后备急方》为葛洪所著,是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书中描述临床常见疾病的疗法,也包括预防策略,主张利用简、便、廉、验的疗法,一些方法沿用至今,如草麻黄及常山分别用于治疗哮喘及疟疾。据此书记载,当时对于一些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疟疾、天花、麻疹及霍乱等已有较清楚的认识。

6.jpg

     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7.jpg

祝好朋友春分带福家和美,欢欢喜喜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