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
2016-04-13

【历史大讲坛】



广孝权谋霸天下,孝孺身正诛十族;

大战倭寇近海安;仁宣之治江山固;

三杨辅政政策明,普济方书杏林福;

防蒙南侵筑长城,皇城建立百年树。


〖姚广孝〗

    法名道衍,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后成为朱棣主要谋士,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

1.png


〖方孝孺〗

    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有“缑城先生”,“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姚广孝曾如此评价: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2.png

倭寇

    倭寇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

3.png

望海埚大捷

    永乐十七年六月十五日明军与倭寇在望海埚发生战争,此战总计杀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辽东总兵刘江令用50辆大车载运俘虏,胜利地结束了望海埚战斗。此战系明朝抗倭首次大捷。以后百余年,倭寇不敢复犯辽东。

4.png

明军三大营

    三大营是明军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由明成祖亲自下令组建,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五军营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三千营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的,也就是以雇佣兵为主的;神机营是明军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

5.png

内阁制

        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

6.png

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7.png

明仁宗

    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在位期间为人宽厚,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8.png

明宣宗

    朱瞻基,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9.png

三杨

    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实。永乐至成化年间,明代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时人咸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称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溥为“南杨”。

10.png

普济方

    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它载方竞达61739首。全书内容包括总论、脏腑身形、伤寒杂病、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书中记载了许多疾病的治法,如汤药、按摩、针灸等,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方书。

11.png

〖四夷馆〗

    四夷馆是一所学习、研究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学校和研究所四夷馆是主管翻译事务、兼培养“习译”人材的“译学”机构。四夷馆置译字生,教习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字,是为了培养了解诸夷历史地理、夷情的翻译人材。

12.png

〖明北京城〗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明北京城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集中国都城建设之大成。永乐四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历时15年,正式定都北京。北京风水格局的内局,严格按照星宿布局,成为“星辰之都”。在色彩应用上,完全反映“五行”思想。在数理上,也合于易理。

13.png

〖明长城〗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14.png

    祝好朋友穷而有志思壮举,学不自满求创新!




明朝(三)

【历史大讲坛】



广孝权谋霸天下,孝孺身正诛十族;

大战倭寇近海安;仁宣之治江山固;

三杨辅政政策明,普济方书杏林福;

防蒙南侵筑长城,皇城建立百年树。


〖姚广孝〗

    法名道衍,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后成为朱棣主要谋士,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

1.png


〖方孝孺〗

    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有“缑城先生”,“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姚广孝曾如此评价: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2.png

倭寇

    倭寇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

3.png

望海埚大捷

    永乐十七年六月十五日明军与倭寇在望海埚发生战争,此战总计杀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辽东总兵刘江令用50辆大车载运俘虏,胜利地结束了望海埚战斗。此战系明朝抗倭首次大捷。以后百余年,倭寇不敢复犯辽东。

4.png

明军三大营

    三大营是明军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由明成祖亲自下令组建,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五军营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三千营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的,也就是以雇佣兵为主的;神机营是明军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

5.png

内阁制

        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

6.png

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7.png

明仁宗

    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在位期间为人宽厚,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8.png

明宣宗

    朱瞻基,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9.png

三杨

    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实。永乐至成化年间,明代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时人咸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称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溥为“南杨”。

10.png

普济方

    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它载方竞达61739首。全书内容包括总论、脏腑身形、伤寒杂病、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书中记载了许多疾病的治法,如汤药、按摩、针灸等,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方书。

11.png

〖四夷馆〗

    四夷馆是一所学习、研究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学校和研究所四夷馆是主管翻译事务、兼培养“习译”人材的“译学”机构。四夷馆置译字生,教习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字,是为了培养了解诸夷历史地理、夷情的翻译人材。

12.png

〖明北京城〗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明北京城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集中国都城建设之大成。永乐四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历时15年,正式定都北京。北京风水格局的内局,严格按照星宿布局,成为“星辰之都”。在色彩应用上,完全反映“五行”思想。在数理上,也合于易理。

13.png

〖明长城〗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14.png

    祝好朋友穷而有志思壮举,学不自满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