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篇(一)
2015-07-10

〖历史大讲堂〗

战国时局乱纷纷,各自称雄图自强。

变法改革济民生,雄才大略威名彰。

胡服骑射领潮流,立木为信树榜样。

大河滚滚永不息,江山代代万年长。

1.png

战国篇(一)

〖战国〗

    前47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2.png

〖战国七雄〗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3.png

〖魏文侯〗

    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其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4.png

〖李悝〗

    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出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

5.png

〖李悝变法〗

    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

6.png

〖法经〗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

7.png

〖吴起〗

    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

8.png

〖吴起杀妻〗

    吴起早年得鲁国国君赏识,及后齐鲁交战,吴起因在鲁国娶了一位齐国宗室女子为妻,鲁国人对即将担任统帅的吴起表示怀疑,吴起为博得鲁国信任,竟将自己妻子杀死。

9.png

〖大破秦军〗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攻克洛阴、郃阳并筑城。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加以防守。加上前412年被公子击占领的繁庞,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

10.png

〖阴晋之战〗

    公元前389年,秦军动用大约超过50万的大军攻打魏国。虽面对强大的秦军,吴起通过激励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军士气,显著地增强了战斗力。并以少数精兵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保卫了河西战略要地,有效地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

11.png

〖邹忌变法〗

    邹忌任齐国大臣时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12.png

〖孙膑〗

    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13.png

〖孙膑兵法〗

    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

14.png

〖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5.png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16.png

〖徐州相王〗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此后,战国的君主的谥号都是某某王,而之前的谥号都是某某公、某某侯。

17.png

〖秦孝公〗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8.png

〖商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19.png

〖商鞅变法〗

    秦孝公即位以后,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其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20.png

〖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他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

21.png

〖赵武灵王〗

     嬴姓,赵氏,名雍。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军事力量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后陆续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长城以抵御胡人。

22.png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大力推行胡服骑射,励行改革,改变了中国军队中宽袖的最初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赵国所用的“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称“胡服”。

23.png

〖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24.png

    愿好朋友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战国篇(一)

〖历史大讲堂〗

战国时局乱纷纷,各自称雄图自强。

变法改革济民生,雄才大略威名彰。

胡服骑射领潮流,立木为信树榜样。

大河滚滚永不息,江山代代万年长。

1.png

战国篇(一)

〖战国〗

    前47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2.png

〖战国七雄〗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3.png

〖魏文侯〗

    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其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4.png

〖李悝〗

    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出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

5.png

〖李悝变法〗

    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

6.png

〖法经〗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

7.png

〖吴起〗

    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

8.png

〖吴起杀妻〗

    吴起早年得鲁国国君赏识,及后齐鲁交战,吴起因在鲁国娶了一位齐国宗室女子为妻,鲁国人对即将担任统帅的吴起表示怀疑,吴起为博得鲁国信任,竟将自己妻子杀死。

9.png

〖大破秦军〗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攻克洛阴、郃阳并筑城。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加以防守。加上前412年被公子击占领的繁庞,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

10.png

〖阴晋之战〗

    公元前389年,秦军动用大约超过50万的大军攻打魏国。虽面对强大的秦军,吴起通过激励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军士气,显著地增强了战斗力。并以少数精兵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保卫了河西战略要地,有效地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

11.png

〖邹忌变法〗

    邹忌任齐国大臣时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12.png

〖孙膑〗

    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13.png

〖孙膑兵法〗

    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

14.png

〖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5.png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16.png

〖徐州相王〗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此后,战国的君主的谥号都是某某王,而之前的谥号都是某某公、某某侯。

17.png

〖秦孝公〗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8.png

〖商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19.png

〖商鞅变法〗

    秦孝公即位以后,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其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20.png

〖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他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

21.png

〖赵武灵王〗

     嬴姓,赵氏,名雍。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军事力量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后陆续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长城以抵御胡人。

22.png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大力推行胡服骑射,励行改革,改变了中国军队中宽袖的最初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赵国所用的“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称“胡服”。

23.png

〖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24.png

    愿好朋友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