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物质文明(一)
2015-07-07

〖历史大讲堂〗

禹统神州家天下,中华文明至此兴。

天文历法夏小正,山河一统铸九鼎。

冠冕追寻天地纲,美玉雕刻日益精。

四海充盈有余粮,仪狄酿酒醉刘伶。

1.png

夏朝物质文明(一)

〖历法〗

    夏小正是夏代的历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书。《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夏小正》文句简奥不下于甲骨文,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为一完整句子。其指时标志,以动植物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织女等。

2.png

〖五十而贡〗

    五十而贡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据说是以五十亩土地若干年产量的平均数,征收10%的定额农业税。文献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夏朝平民每户从国家受田50亩(相当今10亩多),然后将收获物的一部分贡纳给国家。贡纳物根据百姓距王城远近的不同而不同。王城方千里之内田赋贡纳物品的规定是:距王城100里之内的百姓要缴纳包括穗、叶、秆在内的整棵庄稼;100里至200里之内缴禾穗,200里至300里之内缴禾秆,300里至400里之内缴带壳谷,400里至500里之内缴脱壳谷即米。

3.png

〖冶金史〗

    夏朝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礼器,说明我国的青铜时代在夏朝已经开始,标志着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古代人民正是告别石器时代走向新文明。

4.png

〖军队〗

    夏朝的国家军队是平民兵。平民兵是征发夏族平民而组成的军队。这是当时军事力量的主干。这种平民兵制度,是由军事民主制时期氏族成员战时从戎的惯例发展而来的。平民有自己的土地,平时耕种,战时出征。《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在观,“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成之田自当是分配给一旅之众的,表明这些“众”即平民是以耕种土地为生的;但又以“旅”的形式组织起来,则表明具有军队的职能。此外,夏代还有夏王的护卫制。护卫兵制由军事民主制时代的扈从队制度发展而来。它的来源,主要是贵族子弟,还有少数是王的亲信。

5.png

〖武器装备〗

    夏代军队的武器装备以远射程的弓矢和戈矛等长兵器为主。已发现的兵器最常见的是箭头。石镞、骨镞的型制很多,有柳叶形、扁圆形,而更多的是骸身作三棱、扁三棱、四棱或圆体三棱锋,多数磨制较精,棱角锋利,有短铤,以便插入箭杆,少数无铤扁三角形或燕尾形的,也多磨出侧刃。由于需要量增多,锋利而加工较易的蚌镞也多有发现,而随着青铜冶铸的发展,骸这种消耗量大的远射程武器也开始用铜制作了。据今所见夏代的铜镞有的和石、骨、蚌镞相似,如堰师二里头遗址出有扁叶形和断面梯形、三棱尖戈也是新型的兵器。

6.png

〖夏镶嵌十字纹方钺〗

    夏镶嵌十字纹方钺为夏代晚期的青铜器。长35.6厘米,刃宽33.2厘米,厚0.9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钺是古代的兵器。这件方钺是属于夏代的器物。器身上有精美的镶嵌装饰,中心圆孔周围环列两圈用绿松石嵌成的十字纹,所以被命名为镶嵌十字纹方钺。镶嵌十字纹外又环列绿松石圈,精致秀美。刃部平口无锋,不具备实战功能,应当是一件礼仪用器。

7.png

〖戈〗

    戈是一种横装在一侧的单尖双刃利器,前锋可用于啄刺,下刃可用于勾,上刃还可用于推杀,但夏代的戈主要用于啄击,勾杀只是必要时的辅助功能,所以应看作啄兵。研究考指出,夏代主要是步战,步战条件下用戈,啄击最为有效,这是由人臂关节结构和武器工作原理决定的:啄击动作迅猛,有利于增强武器动能,啄刺阻力小,能收到最大的杀伤效果。夏代青铜戈的形态特征也表明它是按“啄兵”的要求制作的。

8.png

〖仪狄造酒〗

     据《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记载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女性。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造酒』。汉代刘向所著《战国策•魏策》上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大致意思是夏禹叫仪狄去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后,酿出味道很好的美酒,就进献给夏禹,夏禹喝了,觉得确实很好。

9.png

〖夏代青铜爵〗

    铜爵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可以说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夏代青铜爵发现的数量是极有限的,且集中在作为夏代晚期都城的偃师二里头遗址,其他地区极为罕见。二里头出土的铜爵集中在中型墓葬中,小型墓中目前还未发现。在这些墓中,有随葬容器者必有爵,如四角楼墓葬,四区墓六,三区墓四,六区墓六、墓一、墓五十七、墓九等,到四期则出现了与爵的组合。它们形制并不完全相同,但其共同特点还是非常突出的,均长流、短尾、平底、束腰,其腹横剖面为椭圆形,口沿上均有突起的棱,三足作三棱或四棱形,呈扁体,上多有长方形或三角形镂孔。

10.png

〖地图〗

    地图的雏形最早在夏朝出现,从夏禹治水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高山大河,确定了大地的东西南北,学会了开渠、分洪、修堤,并且掌握了计算、测量和绘制简单的地图。传说大禹通过自己的实践,收集了九州岛岛献来的铜等金属,铸了九个大鼎,鼎上分别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兽,有人说这可能是导游的「指南图」,或者说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图。

11.png

〖家具〗

    西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家具渐多且美观。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12.png

〖服饰〗

    夏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它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制度,其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13.png

〖砖瓦〗

    夏朝文明已经脱离了彩陶文化,进入龙山文明中的黑陶文化,由于烧陶技术的进步,夏朝统治时,陶窑四处林立,制造出大量的精美黑陶。正是这些高超的制陶技术,间接推动了房屋建材的大改革,也推动了夏朝的建筑。砖瓦的出现,为住屋材料的“划时代改革”,在夏朝之前,不论是半穴居、干栏屋或者皇帝发明的合宫,其屋顶皆以茅草混合树叶、草茎土或黏土做成,其材料并不能完全有效阻隔风雨霜雪的侵袭,且室内空气质量也变得较差。这些缺点在砖瓦建材发明后被完全改善,根据《古史考》记录“夏禹时,乌曹作‘砖’”,《本草纲目》记录“夏桀,始以泥坯烧作‘瓦’”可得,砖瓦在夏朝已使用在建筑上。

14.png

〖歌舞〗

    随着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夏朝的音乐舞蹈开始出现。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夏朝的乐器有石磬、陶损、陶铃等. 据说,在夏王朝时期,行之于当时的,有著名的“韶乐”.古代所谓的“乐”,包括内容很广.分言之,有歌、有舞;合起来说.歌、舞、音乐都可统称为“乐”.“韶乐”就是这样,它不仅是音乐,也有舞蹈,既可歌,也可舞.《楚辞离骚》说:“奏九歌而舞韶兮”,《竹书纪年》也说,夏启时曾“舞九韶”.可见“韶”是可以“舞”的,这个“舞”,就是“韶舞”.“舞”的时候,有音乐伴奏,这个“乐”,就是“韶乐”.据说韶乐的音调很美.孔子甚至认为,夏乐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九辨”、“九歌”也是夏乐.《楚辞∴离骚》说:“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天问》也说:“启棘宾商(帝),九辨九歌”.此外,在《山海经》中,还记载了启得九辨、九歌的神话。

15.png

〖玉器〗

    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文化遗存主要是龙山文化中的陶寺文化和偃师二里头文化。夏代玉器的总体特征是质朴,夏代玉器器物大、长、薄,以片状、长条状的几何形体居多。如斧、圭、刀、璋、戈等。

16.png

    夏王朝的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且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

    祝好朋友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


夏朝物质文明(一)

〖历史大讲堂〗

禹统神州家天下,中华文明至此兴。

天文历法夏小正,山河一统铸九鼎。

冠冕追寻天地纲,美玉雕刻日益精。

四海充盈有余粮,仪狄酿酒醉刘伶。

1.png

夏朝物质文明(一)

〖历法〗

    夏小正是夏代的历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书。《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夏小正》文句简奥不下于甲骨文,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为一完整句子。其指时标志,以动植物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织女等。

2.png

〖五十而贡〗

    五十而贡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据说是以五十亩土地若干年产量的平均数,征收10%的定额农业税。文献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夏朝平民每户从国家受田50亩(相当今10亩多),然后将收获物的一部分贡纳给国家。贡纳物根据百姓距王城远近的不同而不同。王城方千里之内田赋贡纳物品的规定是:距王城100里之内的百姓要缴纳包括穗、叶、秆在内的整棵庄稼;100里至200里之内缴禾穗,200里至300里之内缴禾秆,300里至400里之内缴带壳谷,400里至500里之内缴脱壳谷即米。

3.png

〖冶金史〗

    夏朝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礼器,说明我国的青铜时代在夏朝已经开始,标志着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古代人民正是告别石器时代走向新文明。

4.png

〖军队〗

    夏朝的国家军队是平民兵。平民兵是征发夏族平民而组成的军队。这是当时军事力量的主干。这种平民兵制度,是由军事民主制时期氏族成员战时从戎的惯例发展而来的。平民有自己的土地,平时耕种,战时出征。《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在观,“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成之田自当是分配给一旅之众的,表明这些“众”即平民是以耕种土地为生的;但又以“旅”的形式组织起来,则表明具有军队的职能。此外,夏代还有夏王的护卫制。护卫兵制由军事民主制时代的扈从队制度发展而来。它的来源,主要是贵族子弟,还有少数是王的亲信。

5.png

〖武器装备〗

    夏代军队的武器装备以远射程的弓矢和戈矛等长兵器为主。已发现的兵器最常见的是箭头。石镞、骨镞的型制很多,有柳叶形、扁圆形,而更多的是骸身作三棱、扁三棱、四棱或圆体三棱锋,多数磨制较精,棱角锋利,有短铤,以便插入箭杆,少数无铤扁三角形或燕尾形的,也多磨出侧刃。由于需要量增多,锋利而加工较易的蚌镞也多有发现,而随着青铜冶铸的发展,骸这种消耗量大的远射程武器也开始用铜制作了。据今所见夏代的铜镞有的和石、骨、蚌镞相似,如堰师二里头遗址出有扁叶形和断面梯形、三棱尖戈也是新型的兵器。

6.png

〖夏镶嵌十字纹方钺〗

    夏镶嵌十字纹方钺为夏代晚期的青铜器。长35.6厘米,刃宽33.2厘米,厚0.9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钺是古代的兵器。这件方钺是属于夏代的器物。器身上有精美的镶嵌装饰,中心圆孔周围环列两圈用绿松石嵌成的十字纹,所以被命名为镶嵌十字纹方钺。镶嵌十字纹外又环列绿松石圈,精致秀美。刃部平口无锋,不具备实战功能,应当是一件礼仪用器。

7.png

〖戈〗

    戈是一种横装在一侧的单尖双刃利器,前锋可用于啄刺,下刃可用于勾,上刃还可用于推杀,但夏代的戈主要用于啄击,勾杀只是必要时的辅助功能,所以应看作啄兵。研究考指出,夏代主要是步战,步战条件下用戈,啄击最为有效,这是由人臂关节结构和武器工作原理决定的:啄击动作迅猛,有利于增强武器动能,啄刺阻力小,能收到最大的杀伤效果。夏代青铜戈的形态特征也表明它是按“啄兵”的要求制作的。

8.png

〖仪狄造酒〗

     据《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记载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女性。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造酒』。汉代刘向所著《战国策•魏策》上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大致意思是夏禹叫仪狄去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后,酿出味道很好的美酒,就进献给夏禹,夏禹喝了,觉得确实很好。

9.png

〖夏代青铜爵〗

    铜爵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可以说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夏代青铜爵发现的数量是极有限的,且集中在作为夏代晚期都城的偃师二里头遗址,其他地区极为罕见。二里头出土的铜爵集中在中型墓葬中,小型墓中目前还未发现。在这些墓中,有随葬容器者必有爵,如四角楼墓葬,四区墓六,三区墓四,六区墓六、墓一、墓五十七、墓九等,到四期则出现了与爵的组合。它们形制并不完全相同,但其共同特点还是非常突出的,均长流、短尾、平底、束腰,其腹横剖面为椭圆形,口沿上均有突起的棱,三足作三棱或四棱形,呈扁体,上多有长方形或三角形镂孔。

10.png

〖地图〗

    地图的雏形最早在夏朝出现,从夏禹治水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高山大河,确定了大地的东西南北,学会了开渠、分洪、修堤,并且掌握了计算、测量和绘制简单的地图。传说大禹通过自己的实践,收集了九州岛岛献来的铜等金属,铸了九个大鼎,鼎上分别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兽,有人说这可能是导游的「指南图」,或者说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图。

11.png

〖家具〗

    西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家具渐多且美观。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12.png

〖服饰〗

    夏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它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制度,其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13.png

〖砖瓦〗

    夏朝文明已经脱离了彩陶文化,进入龙山文明中的黑陶文化,由于烧陶技术的进步,夏朝统治时,陶窑四处林立,制造出大量的精美黑陶。正是这些高超的制陶技术,间接推动了房屋建材的大改革,也推动了夏朝的建筑。砖瓦的出现,为住屋材料的“划时代改革”,在夏朝之前,不论是半穴居、干栏屋或者皇帝发明的合宫,其屋顶皆以茅草混合树叶、草茎土或黏土做成,其材料并不能完全有效阻隔风雨霜雪的侵袭,且室内空气质量也变得较差。这些缺点在砖瓦建材发明后被完全改善,根据《古史考》记录“夏禹时,乌曹作‘砖’”,《本草纲目》记录“夏桀,始以泥坯烧作‘瓦’”可得,砖瓦在夏朝已使用在建筑上。

14.png

〖歌舞〗

    随着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夏朝的音乐舞蹈开始出现。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夏朝的乐器有石磬、陶损、陶铃等. 据说,在夏王朝时期,行之于当时的,有著名的“韶乐”.古代所谓的“乐”,包括内容很广.分言之,有歌、有舞;合起来说.歌、舞、音乐都可统称为“乐”.“韶乐”就是这样,它不仅是音乐,也有舞蹈,既可歌,也可舞.《楚辞离骚》说:“奏九歌而舞韶兮”,《竹书纪年》也说,夏启时曾“舞九韶”.可见“韶”是可以“舞”的,这个“舞”,就是“韶舞”.“舞”的时候,有音乐伴奏,这个“乐”,就是“韶乐”.据说韶乐的音调很美.孔子甚至认为,夏乐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九辨”、“九歌”也是夏乐.《楚辞∴离骚》说:“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天问》也说:“启棘宾商(帝),九辨九歌”.此外,在《山海经》中,还记载了启得九辨、九歌的神话。

15.png

〖玉器〗

    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文化遗存主要是龙山文化中的陶寺文化和偃师二里头文化。夏代玉器的总体特征是质朴,夏代玉器器物大、长、薄,以片状、长条状的几何形体居多。如斧、圭、刀、璋、戈等。

16.png

    夏王朝的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且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

    祝好朋友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